|
|
【教后反思】 《丰富的图形世界》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中的第一个学习内容,也是本册教材书中有关几何学习的起始课,是对学生以前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的一个提高和完善,在本册教材的编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是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不仅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 本节内容名为《丰富的图形世界》,我就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体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并让学生参与到数学中去,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考虑到本节知识的图形化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想象能力的特点,我主要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图片。这些图片有些是著名建筑,如北京天坛、埃及金字塔,让学生在感受建筑之美的同时熟悉各种立体图形;有些是生活中常见的,比如水杯,冰块,酒杯,房屋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本节课主要学习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等几何图形。然后,进一步认识了棱柱、棱锥的构成及特征,通过一组练习,用字母表示数归纳出了棱柱的面数、顶点数和棱数与底面多边形边数的关系,上升了一个数学层次。最后让学生动手用不同的方式切出正方体的截面,通过从实物上数出面、棱、顶点数,过渡到图形上数出面、棱、顶点数,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空间感。 本次课堂教学中,涉及到一个问题,教材对于棱柱、棱锥的定义不作要求,但是如果不介绍棱柱、棱锥的定义,学生根本无法识别什么样的图形是棱柱、棱锥,所以在这个地方我采取以下的方式处理:向学生展示棱柱和棱锥的模型,让学生通过实物,观察它们所具有的结构和特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识别这些几何体。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切正方体的截面问题,我有两种想法,一种是先教会学生数出一个图形的面数、棱数、顶点数,然后再逐渐深入,让学生自己去数后面几幅图的图形;另外一种则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切小正方体截面,然后通过从实物上数出面数、棱数、顶点数逐渐过渡到在图形上数,在试讲中分别采取了这样的两种方式,通过实践,发现学生比较乐于接受后面一种方式。因此,最后还是采取了第二种教学方法。当然在这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有个别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有些小组没能把图中的四种方式全部切出来。不过在其它几个实物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也能很快的过渡到图形中。 本节数学课主要是给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教材中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而没有一定的数学内容,几经研究之后,我认为一节数学课应该有一定的数学深度和数学思想,所以补充了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练习,先通过数出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的棱数、面数、顶点数,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总结出了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这些途径,学生感知和体验了空间与图形的现实意义,逐步发展了空间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为几何入门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通过这次赛课,我深深感受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想象能力很丰富,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我只是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另外,我认为在教学之前应该反复研读教材,透彻理解教材,设想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