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会自己去开门 ——一节整理课的反思 对于整理课,我也存在很多疑问,也曾十分迷茫。过去是单纯地模仿温州实验小学,像他们那样学生自己做自己的,教师只是在一旁巡视与监查,这样的效果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在提高,但到底做得怎么样,尤其是是否对孩子们真的有用,不得而知。如何取其精华,结合我校寄宿制的特点,依据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以及学习力的研究,上好适合我班学生学情的整理课,是我在努力探索的。本学期,我和我的学生做一个大胆地尝试,并把这个尝试在这次研讨课中进行展示。既然是尝试,会有所创新但是也会有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 鉴于我校是寄宿制学校,我们的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在校生活,所以在第一板块心情整理时,我希望学生从“学习上有没有收获,生活习惯有没有进步”这两个方面去整理。通过学生的反馈,我在这些方面加以评价,鼓励孩子们去及时调整,明天做得更好。 二、教会学生学会独立学习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什么习惯呢?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学会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单元知识整理这一板块,我让学生先去思考我们要整理什么,交流时我又追问怎么整理。统一之后我出示了“整理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自行整理,我想这就是交给学生一把学习的钥匙,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孩子们开始独立去整理,整理一个单元的知识要点,通过画思维导图对一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学会反思、查漏补缺。 三、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而我想补充的是好的课堂效果不仅是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还可以在生生互动中产生。本节课,我自己感觉比较创新,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合作请教、交流分享了。完成整理笔记和查漏补缺后,我让个别孩子上台介绍自己画思维导图时的想法,他们上台后当起了小老师,讲得很大方、很细致,台下的孩子听得认真,情不自禁地鼓掌,使整节课达到一个活动的高潮。于是我又当起了记者,让刚才忙着合作请教、相互查漏补缺的孩子谈谈对自己的小老师满意吗?他在哪些地方帮助了你?孩子们的回答很真挚。这一环节一直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生生互动十分精彩。当然,这部分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我在这方面的引导还应该加强,重点要引导学生怎样去查漏补缺,是不是互相检查一下读课文的情况就好了呢?怎样让学生学习质疑、学会提问,可以针对课后问题,不懂的,想办法解决,或者查看本单元作业中的出错点,检查是否能够正确解答,有针对性地向同伴请教,学习效果会更好,整理才高效。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曾经说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所以今后我还要这方面对学生多加引导。 回顾备课、磨课、上课的经历,除了学生受益,在上整理课、思考整理课的过程中,我也收获颇丰:不仅能迅速判断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还能对每个学生提出科学、有针对性的学习措施。更重要的是,当我作为观察者、反思者进入课堂时,我实现了角色的转变、理念的提升,真正认识到了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一节整理课课,让我和我的学生共同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