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后反思:今天下午讲了一节四年级的数学课《排队问题》。《排队问题》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15页数学广角例3的内容,讲后便接着听了张老师的“听课与评课”的讲座,让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在教学内容的研究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在课堂教学的调控上,在板书内容的二次利用上、在练习设计的斟酌上都存在有许多不足之处。 1、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导入环节,我选用了学生生活中很熟悉的素材:去理发店理发。起初我是这样想的:这样的素材离他们更近,更能唤起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回忆,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受到我们学习的数学绝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考场中,它就在我们身边。更能让他们体会到所学内容的价值所在。一开始我并没有象教材上直接提问,而是一直跟着学生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一直在颠簸,让学生的认知如同输液打针一样点滴进入他们的大脑。但讲后才发现这样一味地倾向于源于学生生活的导入而忽视了源于课本中主题图的导入的编写意图以及数学广角中例题的前后连贯性。 2、在重难点突破环节,首先抛给学生两个问题:按不同的顺序理发,理发师所用的时间是否一样?每位顾客等候的时间是否一样?因为在我看来,有思考才有发现,而且这样可以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回忆,让数学课,让数学广角的内容真正能够走出教材,走入生活。其实只要思考,学生就能知道按不同的顺序理发,理发师所用时间都一样,但顾客等候时间却各不相同。只不过学生现在对顾客等候时间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会认为第一个理发的人不用等或者自己理发的时间不算他等候的时间。此时我仍然本着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思想,让学生先说出就某一理发顺序为例他们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