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动手做(三)》反思 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特点就是图多、话少;活动多,总结少。这让我在备课时总是会遇到很多困难。好在有我的师傅于主任,在和她的备课过程中,我慢慢地学会了一节优质课是如何上出来的。 首先,我们先找到了大量的相关教学设计。我自己先比较、整合出了一套初步的教学设计。那个时候感觉,网上的教学设计除了开头的导入和一些练习题,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即使下载了很多,仍然觉得没用。自己的设计也几乎就是按着书中的顺序走下来的。虽然知道这样的设计肯定不行,但是应该如何设计出一个合格的教案,心里真有点有力不知该往何处使的感觉。 上课前,我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心设计,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决定放开对学生以往课堂行为的要求,打破常规教学,把学生分成了2人、4人、8人小组进行活动,目的是针对现在学生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助、协调的学习习惯。正如我的预料,在课堂中学生对七巧板游戏充满兴趣,于是按照计划“强制”小组必须合作,但有些学生仍要独立完成。我注意观察,当拼第三组图时,有学生自己发现一人无法完成,只好自愿融合于小组活动中,并能迅速完成。这时,我再把完成的作品与班上几位爱独立学习的学生作品进行对比,让那几位学生自动认识到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可以独立完成的,让他自动放弃自己原有的想法,达到本节课所要求的目标,并把它升华到教育学生改掉自私、封闭、不懂合作等性格弱点的高度。经过不断地上课,我对数学课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1. 备课时,虽然以前也知道要抓住重难点,但这次知道了,实际上就是在清楚了重难点以后,如何结合重难点来设计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 每一个教学活动后都要有小结。不仅仅是活动间的过渡语,更是让学生在亲自活动后,知道这个活动的目的,我们要干什么。 3. 教学时的语言设计得要既清楚,又简洁,有数学课堂的高效的感觉。 4. 教学机智:教师一定要将每一个环节的目的了然如心。备课时设想到学生的各种可能的答案,安排好每一种可能的回答。上课时,将目的牢记在心,即使学生有不同的回答,也可以达到自己的教学 课已经结束。兴奋过后冷静下来反思一下,自己这节课还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也让我懂得一堂好课是怎样打磨出来了。更让我在今后的路上,深深地反思——怎样从教材中理清重难点,怎样设计环节突破重难点,怎样备学生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还有,我现在自己的东西太少。沉淀、学习、钻研,那样的话,随机应变才会自如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