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学而学 简画促学 ——《四渡赤水出奇兵》教后记 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壮举,历时一年,行程两万五千里。既要战胜严酷的自然环境,又要战胜围追堵截的敌人,其难之巨,其志之坚,其战之神,其魄之宏,令人惊叹。长征不仅保全了党和军队,而且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作为后人,绝不能忘却这段历史。我想这应该就是苏教版教材编写者在八上安排常“长征”单元的用意吧。 现在初二的孩子都是“90后”,幸福包裹着他们,战争似乎于他们太遥远。要他们通过文学作品感受长征历史,感悟长征精神,是有一些难度的。我想主要难在他们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意识。为此,我以为在教学中应该随文穿插相关历史知识的形象讲解,才能更利于他们更近的感悟长征。 今天,我要教萧华的《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以往教学这首歌词时,主要读读议议,总感觉学生的情感总浮在字面上,不能深入下去。今天我不想在这样教了。我想让学生弄清楚四渡赤水究竟“奇”在哪里?毛主席用兵怎么个“神”法?仅仅读歌词是难以透彻理解的。要让学生弄清楚,我得先弄清楚。于是我广泛收寻关于四渡赤水的文字资料,反复阅读,读了很久,大脑还是一片糊涂,为什么呢?因为完全没有地理概念,于是我想要是有张直观的地图哪该多好啊! 网上找了好久,没有理想的,大多不够清晰。突然想到了找历史老师啊,于是我急切地找到许老师,希望她能提供一张关于长征的历史图册。功夫不负有心人,真的找到了。 我将文字记录和历史图册比照的看,从遵义过后,一步一步的勘查四渡赤水的路线,并且直观的弄明白了每一次渡赤水是怎样调动起敌人的军队的。红军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四渡赤水就四次调动敌军的部署,进逼贵阳,佯攻昆明的两次假象再次迷惑敌人,实际这一连串的六大动作完全大乱了敌军原本的堵截计划和军事部署,成功的将金沙江的守军调虎离山,从而使大军顺利渡过金沙江天堑,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妙啊,这是一盘完美的妙棋!这是智慧的胜利,毛主席的韬略使我完完全全的折服了。 为了让学生和能和我有一样的情感体悟,我先试着绘制了张草图,还原自己的理解,再次明确每一步的路线和作用。等到上课时,我相机在黑板上流利的画出简笔草图,用四种颜色的彩笔分别标出四渡赤水的路线,一目了然,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要四渡赤水。原先读到“兵临贵阳逼昆明,调虎离山袭金沙”时,大家读不出气势,那种没意思的表情写满了脸。而当我借助简笔草图,边勾出进军路线,边讲解如何兵临贵阳,如何佯攻昆明,如何将金沙江敌人调虎离山时,学生们瞪直了眼睛,不时的微笑感叹,有的还握起拳头拍打桌面“失态”的喊道:“毛主席太厉害了!” 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不就是对“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最真切的体悟吗?之后的朗读中,学生们真正读出了气势,读出了敬仰,深化了对歌词的理解。小小简笔画帮了我大忙,其直观性、方便性和实效性不言而喻,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好好研究,好好利用这种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