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年级语文 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利用文本拓展 领悟文本内涵 当第一次读着《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反应:波兰沦陷,肖邦为什么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呢?读完全文,唯一找到的答案是:“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但细细深究,疑团不由顿生:同是音乐家的老师埃斯内尔以及他的同学们为什么不用离开波兰,惟独他要被迫离开呢?这其中应该另有原因,课文却未加描述。我想,连老师都有疑问的地方,学生必定也会存疑。而此处恰恰就是理解课文情感的关键所在。于是,我在上课时,抓住这一课文空白处,拓展了一段关于肖邦当时处境的资料(当时俄国人让肖邦做沙皇的首席钢琴演奏师),帮助学生理解肖邦被逼、悲愤中离开祖国的不得已,深入领会“不得不”的内涵,。 师:肖邦既然如此地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不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国家?为什么当初要选择离开呢? 生:他的祖国被俄国人占领了。 师:请找出具体的语句说明自己的观点。 生:我从第一自然段中读出来的,我知道当时波兰的领土十分之九被俄国占领,人民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所以当时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师:同学们,我这有个资料,看完了,相信你们就更能理解肖邦当时为什么是“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了。 生:(自由看老师发的资料,资料上介绍当时俄国人让肖邦做沙皇的首席钢琴演奏师) 师:肖邦会不会答应沙皇呢? 生:他不会答应,那不是做亡国奴了吗? 师: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答应沙皇的要求,肖邦就不能在波兰从事他的音乐创作,一个天才的音乐家难道就这样被毁掉了吗?不!他深爱他的音乐啊!可是,他又怎么能用心爱的音乐为侵略者服务呢?多么无奈啊!在这样的情势下,肖邦不得不满怀悲愤离开自己心爱的祖国!他“悲”的是什么?“愤”的又是什么呢? 生:他悲的是自己的才华不能在自己的祖国展示,不得不远走他乡,他愤的是沙皇俄国对波兰的奴役! 此时此刻,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他们能设身处地去感受,真真实实地触摸到肖邦的脉搏,真真切切感受到肖邦满怀爱国之心、报国无门、远走他乡的无奈和忧愤,当然还有一份对祖国的不舍。学生在与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为更好地理解下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自然就能理解肖邦在异国他乡用音乐作为武器、拼命工作、忧愤而死的生活经历,就能理解肖邦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热爱和眷恋。读到最后,一种痛惜之情就会油然而生。由此可见,教材是死的,而文字应该是活的,教师更应是灵动的。 语文课堂的拓展丰富多彩,细细品味,它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可以是视频,可以是一种现实的体验……无论他以什么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它始终姓“语”,它必须与文本相结合。它作为语文课堂里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着力于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反哺文本,否则,拓展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也曾提出“语文课是加法的艺术”,由此,我更加坚信:教师只有巧妙利用拓展让文本更丰满、更具体、更生动,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领悟文本的内涵,才能让学生不断地丰富语感,提高语文能力,使语文素养得到完善。故,在鲜活的教学流程中,善于发现文本拓展的契机,把握本文拓展的火候,用好文本拓展这根“魔棒”,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历练中,凭自己的素养、眼力和悟性,遵循因材施教和学生主体的原则,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选择恰当的拓展内容,把握拓展的深度和宽度,以实现借助文本拓展深入理解文本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