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独果》反思 本教案设计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主动的明知识,练语感,悟道理,切切实实的上好语言文字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而在教学中重点体现以下几点设想: 1、 围绕目标,设计过程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议结合,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为此,我这样设计:第一步,揭示课题,欣赏独果;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三步,读议结合,深入探究;第四步,读写结合,感悟延伸。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适当作了一些铺垫,如:句式填空,练习说话等。 2、 学导结合,迁移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必须以教师的“导”为基础,没有教师的“导”,学生的“学”就无从下手。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学导结合,学中有导,导中有学。本文叙述了“我”家三代人互相礼让,都不肯吃“独果”——一只大橙子的事,故事中对人物语言描述生动形象,尤其是通过奶奶的语言,刻画出一位慈祥的长者形象,因而在学习本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议,找准词句,讨论品味,领悟中心,以教师得体的导,让学生去“学”,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学习方法,迁移运用,进行读写结合。 3、 借助媒体,提高效果 在教材的关键部分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利用图文交融、声情并茂的动静态直观信息,将学生的情趣、思维凝聚在屏幕上、课文中。这样,一方面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创造性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中如果能活用教材,从课文内容延伸开去,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必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教《独果》这篇课文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空白”之处,来启发学生想象,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奶奶抚摸着,嘴里不住地叨念:“独果,这是独果。这可是个宝物啊!”猛地,她像想起什么似的,把橙子往我手里一塞:“小荣,快吃,快,吃了会聪慧过人!”根据教材提供的文字我让学生进行自由想象:既然奶奶这么喜欢独果,那她为什么不吃?猛地她想起了什么?顿时,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开了,有的学生说:“奶奶猛地想,独果吃了会聪慧过人,我还是让小荣吃吧。”有的说:“奶奶猛地想到,独果可是稀罕之物,我可不能独吃啊……。”真所谓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想象是丰富的、不同的、无限的,可见,利用文本所提供的内容,设计一定的情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语言,弘扬学生的个性。只要善于利用教材,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会得到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不足之处:学生的小练笔来交流不够,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