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有幸听了朱老师的《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感觉受益匪浅。《倔强的小红军》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朱老师紧扣“骗”字设计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全文,学习小红军的高尚品质,从中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来具体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 教学层次清晰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把当年红军长征生活中的艰难困苦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对帮助学生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帮助。 2.理解小红军的“倔强” 指导学生找出小红军三拒马一拒粮的对话,理解红军战士之间那种互助互爱的长征精神。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从文中的语句中理解小红军为什么不愿接受陈庚同志的帮助,体现出小红军的“倔强”。 3.体会陈赓的复杂心情 这一环节中,朱老师采用了复沓的教学方法,体会陈赓的愧疚、后悔、悲伤之情 二.教师语言丰富,有亲和力。学生积极性高。 朱老师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指向明确。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 热烈。可见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朗读指导到位,步步升级 陈赓和小红军的四次对话,朱老师指导了几次不同形式的朗读。例如:指名分角色读、分组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等。每次朗读都有所提高,例如“让我们把倔强送入文中”“让我们把关爱敬爱送进四次对话”。每次指导朗读,孩子们对文本的认识都会有所提高。 四.基本功扎实,语言朴实,亲切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有艺术性,突出了中心,呈现了难点。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创设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究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小红军“骗”时的动作、神情、语言,再将学法迁移到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先走的;通过学生自读、自练、自悟,明白了小红军在急需帮助的情况下,为了不拖累别人而拒绝了陈赓的帮助,心中对小红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然后引导学生大胆地评价小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进而使学生的心中深深刻印上小红军的光辉形象。在课堂教学中朱老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读、听、说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综观这节课,朱老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教学目的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值得大家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