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珊迪》教学反思 教学完《小珊迪》,听了老师们的点评,我有兴奋也有遗憾。 兴奋在于: 1.从未如此正规真正涉及复习教学的我,将这节“实验课”上得比较成功,因为听课的老师从我的教学中清楚地感受到了我的教学目标,并对我的教学过程有所感悟。换句话说,我的这节复习课触动了老师们的思维神经,让他们开始了反思开始了研讨。我想,这应该是作为研讨课、示范课的目的所在。 2.这个平日里文静不活跃的班级,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有了一些兴奋的表情,举手的孩子真不少,并且他们的思维还很灵活,语言表达能力不差,让人感觉课堂有一些灵动,而并非昨日的那种“一言堂”。 3.在教学尾声时,通过询问孩子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时,孩子的回答告诉我:我课前设计时想要达成的目标基本上完成,至少通过这短暂的一节课,他们已隐约地知道应该怎样去概括课文大意,怎样抓住重点词句,怎样由此及彼地想开去。(原本复习就是一个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的这样一个过程。) 遗憾在于:我在教学设计中,只想到要给听课的老师指条路,让他们知道“理解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大意”的基本方法,却没有想到孩子们的接收能力。短短的40分钟,要想将孩子们本身就很弱项的“概括课文大意”复习好已是难事,还想给予他们“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且还穿插着字音字义的理解,最终导致“贪多不烂”的结果。如果将这两个内容分别有一课时来完成将会好得多。 这也再次提醒我:无论自己是怎样地想把许多内容授予孩子,都必须得考虑课时的容量,孩子的接收能力,要不就会使得“事与愿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