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是第一次听曹老师上课了,但每次走进她的课堂,总让人感觉那么舒服。课堂上的曹老师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娓娓道来。今天听了她的《鹬蚌相争》,感觉还是一样得好。 今天的课堂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那几次精彩的生成。 镜头一: 师:鹬和蚌是怎样争吵的? 生:鹬威胁蚌说:“接连几天不下雨,你就会干死。” 师:什么叫威胁? 生:(解释了“威胁”之后)老师,我觉得在这里用威胁不合适,应改成讨好。 师:这时候,讨好蚌有用吗? 如果是讨好,鹬会怎么来说这段话? 生:(学生想了半天,没有说出来。) 师:其实还是威胁呀!(指导学生朗读) 出现这个意外的“小插曲”后,老师并没有简单得说不可以,而是从孩子的角度,顺着“讨好蚌”的话题,和学生一起研究着,后来学生自己也感觉“讨好”在鹬和蚌对峙的那种情况下不太可能,问题迎刃而解。 镜头二: 学生不断提出类似“鹬怎么知道接连几天就不会下雨呢?”“鹬的嘴被蚌夹住了还怎么说话”之类的问题。 老师不急不慢地说:“别忘了这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前面学习的《揠苗助长》这篇寓言中的农夫早就成为农夫了,他怎么会无知到把禾苗从土里拔出来呢?所以寓言中会出现许多与实际生活中不符的情况。” 当学生提出许多与课堂无关的问题时,曹老师没有不耐烦地打断学生的提问,反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当学生畅所欲言后,老师一番巧妙的解释就把问题顺势而导了。这儿的处理不仅没有打消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用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引导了学生以后再阅读寓言出现这些问题时该怎么解决。 听了曹老师的课,我认识到,精彩的生成不仅来源于课前精细的预设,也来自于老师上课时深厚的功底,平和的心态,耐心的倾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