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年级校本《了解绕口令》教学反思 绕口令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由于它是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本节课利用绕口令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练习听、说绕口令,也是对学生进行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简单的说,就是教师以课堂为主要方式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从而更好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一、在讲授这节课时,我采用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教师首先播放课件,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相声,猜测本节课课题。意图紧抓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通过感官刺激,铺垫搭桥引路,激发学生热情、主动地投入到绕口令的探索学习中,学生精神兴奋,身心愉悦,学习的内驱力得以释放,学习变为一种快乐、幸福的行为。 (二)、导学明法,提升能力口语交际 绕口令的学习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层深化。所以本节课分三个活动环节,第一个环节开始练习不同声母的绕口令,设置问题:“ 他们读的怎么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探究、解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技巧,在朗读的时候: 1.“心要稳,字看准,相同字音别读混”。读时教师强调重音,稳和准。“稳”就是说心要稳,要慢读,“准”就是说“盆”和“碰”这样发音相近的字要读准。 2.“读准读熟又读快”。指导学生在读准的基础上进行熟读,达到快读。有的学生字音不准,吐字不清,需要教师指导,给予方法的支持。 3.“跟着节奏读”。重点强调要有节奏感,感受语言文字的艺术美。 这三点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 第二个环节是在掌握了绕口令的方法后,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同桌、伙伴自主学习,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比如绕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六十六岁刘老六》。在练习之后设置问题:“在读绕口令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心情怎样?你们是怎样去克服的?谁来用一段话说一说?”。通过问题的谈论最大程度的实现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的多向互动交流,师生达到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三)、增进互动,张扬个性。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在第三个环节中,我设计了组组比赛活动:每组选出一人作为代表参加比赛,根据组的顺序依次朗读绕口令,最后通过评委(未参加比赛的学生)评比出前三名。 1、多向合作,拓宽途径。从不同的角度拓宽了互动的途径,调动了学生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2、互动积累,张扬个性在生动、多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交流的话题增多,情感经验丰富,思路打得开,彼此间容易发生相互影响,如:在本节课教学中,小组比赛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在展示中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二、通过这节课,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本节课是采用课件教学,用相声《绕口令》拓展学生视野,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多方面培养学生,使得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2、教学设计比较合理,根据体验活动课的方式设计课件,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兴趣,且在最后环节检验活动效果,最大程度激起学生参与进来的想法。 3、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形式多样化。如小组合作;分组比赛等。 4、在最后练习时,给出的绕口令是别的相关声母,没有给学生有针对性的声母练习。 5、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整节课知识点的认识,活动课程理论知识需要简洁有序,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有目的的学习效果总是很好的。 三、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想从以下几点提高自己: 1、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时间还给学生,尽量做到老师少讲,学生多练,并且在练习的时候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2、巧用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教学评价语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这需要注意评价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教育性,而且还要注意评价语言的生动、形象和趣味性,使其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3、要充分利用好课件,及时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回顾知识点时,总结知识点时,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以上是我对《绕口令》一课的反思,本节课一定还有很多缺失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反思,并实践到教学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