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民间游戏:乡土风系列——骑竹马 活动设计意图: 小时候,孩子们喜欢玩的民间游戏叫骑竹马。他们用一根竹竿当马,放在两腿中间,前面用手把牢,指挥着它奔跑或停止,骑竹马游戏在唐代极为普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长干行》诗中云:“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现在,要想看到儿童玩骑竹马游戏很不容易,孩子们压根就不知道竹马为何物,竹马如何做出来的,骑竹马的民间游戏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历史的记忆,这次我利用废旧材料来制做竹马,让幼儿了解竹马,充分的玩竹马,知道竹马的玩法。 纸棒是幼儿身边常见又熟悉的物件,这个活动利用废旧报纸做的纸棒,进行民间游戏“骑竹马”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戏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教师及时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 活动设计过程: 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小朋友骑竹马时,把竹竿放在胯下,竹梢拖地,作跑马动作,左手拉住马僵绳,右手高举伸 出食指挥臂作扬马鞭的动作,嘴里发出驾驾驾的声音。跑了一会,改为慢走, 可做马吃草、饮水的动作, 注意动静交替,让幼儿初步尝试了游戏时的快乐,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表演“骑竹马”,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 效果分析: 骑竹马的民间游戏不但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易学、易会、易传,符合了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正好符合我们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幼儿的参与性有了提高,他们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他们喜欢此类游戏。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学习“骑竹马”的游戏,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幼儿跑跳的动作,训练幼儿动作灵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整个活动充分发挥纸棒的多功能性,此游戏在于发展幼儿的身体特别是下肢的活动能力和在竞争中体会到快乐,幼儿在动作方面都完成的很好,参与游戏的热情非常高涨。 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教育目标的培养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去主动解决等等。但这仅靠这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渗透,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