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蔚蓝色的宝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河北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106页至108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充分关注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及其能量和能源的关系基础上,“海洋资源”作为本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再次从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查阅资料、讨论和举办展示会等多种方式,了解各种类型的海洋资源,感受海洋资源的丰富和美丽。本单元包括“蔚蓝色的宝库”、“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两课。本课是第一课时。活动一“认识美丽的海洋”初步认识到海洋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资源。活动二“丰富的海洋资源”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关注海洋资源遭到破坏的情况,为下一课学习奠定基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对于海洋的认识,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孩子,都能略知一二,但更多的还是一个又一个不解之谜,尽管是六年级的孩子,但仍对海洋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搜集整理信息的基本方法,但是对于资料的整理分析、合理分类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将搜集到的资料设计成生动、易懂的方式进行展示。 2.能通过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海洋中蕴藏着的资源。 3.能将发现的海洋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能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保证较全面地搜集资料。 2.能感受到海洋资源的丰富与美丽。 环境目标 能在阅读资料中意识到有些海洋资源正在遭到破坏。 教学重点 是培养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是对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 教学准备 各种关于海洋资源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师:“肚中藏宝,浩瀚无边,入口苦涩,性情多变”待学生猜出是海洋后,问:你到过海边吗?你了解大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蔚蓝色的宝库》去欣赏它,了解它。(板书)。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猜谜引入,使学生兴趣盎然。 二、认识了解海洋 活动一:感受美丽的海洋 师:出示视频材料。和学生一起随着美妙的音乐欣赏海面、海浪、海水、以及海底的美景。过一会我们看谁的发现多? 师:通过刚才看图片,我们对海洋有了个很初步的了解,知道了海洋是美丽、壮观的、还有它的富饶。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欣赏,感受海洋的魅力。 活动二:丰富的海洋资源 师:那么海洋到底有哪些自然资源呢?我想这也是你们急于了解的,现在我们就先把自己的收集的有关资源的资料快速的阅读并整理、随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合理分类、并记录。 生:自己分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分类,并个别指导。 师:组织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炼、归纳的能力。 三、知识延伸 师:同学们对海洋资源问题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一次海洋资源展示会希望同学们做好准备。有那么多的资源是如何开发利用的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关注的问题,请同学课下继续搜集有关的资料为下节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设计展示会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加深理解,并就新知识进行预先布置,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为下一课做好铺垫。 【总体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实地考察或搜集图片的方式,让学生都能有一个感受海洋的途径,然后,通过用语言描述交流自己对海洋的认识,共同欣赏、感受海洋的美丽,并先引导学生围绕“海洋中蕴藏着哪些资源”为主题查找资料。接着,组织学生收集到的资料,以学生共同掌握的较充足的资料为研究对象,尝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运用分析、概括等学习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尊重事实、乐于合作交流。 【评析】《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本课以课下收集资料、课上分小组交流、分析、分类,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系统帮助学生了解丰富的海洋资源。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运用分析、概括等学习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尊重事实、乐于合作交流,从中感悟到探究的重要性,这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此外,能够创设声情并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大海无与伦比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课程标准中说的那样:“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的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一个学生学习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性,才能发展自己,教者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