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寸之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篆刻的起源,分类及制印的过程。掌握有关篆刻艺术形式特点与刀法运用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体验篆刻艺术魅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体验篆刻艺术魅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 教学难点:篆刻章法的变化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作品欣赏 思考:为什么每张国画上都会有印章? 2、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学生观察并回答:这图形以什么形式为主? 教师引导:为什么要以篆刻的形式来表现? 进入本课------方寸之间。 二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印章是中国汉字艺术的艺术再现,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篆刻是融书法、章法、刀法为一体,在较小的面积内,利用汉字优美独特的造型,对笔画加以虚实变化,进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成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所以篆刻在绘画艺术中占有非常的重要地位。 1、教师提问题: ①看完北京奥运会会徽,印章为什么又称为篆刻?(顾名思义,印章大部分采用篆书,先写后刻。) ②印章的特点?学生回答:(融书法,刀法,章法为一体的独有民族风格。) 2、课件展示:“书画作品欣赏” 教师讲述:印章在书画作品当中是否随意盖的那? (学生回答:不是)是的,不同的印章有不同的意思,也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章法。 章法:印文章法就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位置安排和整体布局的方法。符合情理的章法能给人以高品位的享受,不合情理的章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底蕴不足甚至是冒牌货。章法的基本要求是平衡、老实、大方、端正,汉印章法大多根基于此,进一步要求自然生动、别饶情趣,这样才可供协商、玩味。 3、我们来学习印章的分类。 ①内容:名章,闲章,肖形章 闲章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从秦汉时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 活动一:学生对出示的图片分组讨论分类。 ②格式: 朱文(阳文)(解释什么是朱文)印章上凸起的字,印文呈红色。也称阳文。 例:出山小草:工整细致的线条,给人以婉转流畅的感觉 白文(阴文)(解释什么是白文) 例:云中白鹤:刀法挺进,势如破竹,有意无意地破边使印面产生古朴苍劲的效果。 4、材料准备 古代以铜为主,现代以石为主,(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 刻刀,印床,砂纸 ,毛刷,三角板,拷贝纸,镜子,印泥(以图片和实物做以展示) 5、制印步骤: ①打磨石料和刻刀(注意打磨方法) ②制稿:直接反写,水印翻稿。(拷贝,套模等) ③印稿上石。 ④镌刻。(刀法:⑴冲刀:顺着运刀方向一起一伏地切去,这样运刀十分稳健准确,不易造成石材大面积破裂。⑵切刀:顺势将刀推进,指腕齐力,注意气势,收放自如。)小结:切、冲刀法在镌刻中常常兼而有之、灵活变化。 ⑤修改。(不光是字体的修改,还有残边,有意无意的破边产生古朴苍劲的效果。最后要用毛刷扫渣。) 6、钤印(印面印泥均匀而有厚度,印盖纸面力度均匀、平着提起) (课堂小结):我们刚才学习了篆刻的方法和步骤,现在请同学们实践一下。 三、练习 (1 制作印稿,2印稿上石) 课后反思: 篆刻,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其艺术的魅力在于一把刻刀驰骋于方寸之间,将心灵融汇于点划之中。美术新课标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我利用《方寸之间》这一课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使学生获得尊重、关爱、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关怀,促进他们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