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近昆虫世界》一课形成性评价评析 (广西美术出版社 第五册) 讨论问题:1.探究、创造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 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形成性评价。 评析:这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征,大胆运用色彩或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做到不拘一格,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通过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制作及展示、赏析等一系列过程,认识到美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更加亲近生活。我首先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从昆虫的形态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初步感受到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美。接着,通过谈话启发、探究、质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展示赏析等环节完成这课的教学。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记忆——复现”的单一学习方式为“探究——发现——创变”的新的学习和思考方式。当学生能通过独立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时,教师就不要介入,因为教师的介入时机不同,其效果就有极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自主选择和能力方面。 另外,本课体现了评价的融合性。除了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外,还有评价形式(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评价要素(探究态度,合作探究)、评价作用(创新思维的相互启发)。多给学生肯定、赞许的评价,只要学生在思考、创作、脑子从事着艺术性活动,不管是美术性还是文学性的。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评价,包括跨学科的评价。只有走进学生们的世界,充分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真实情感,才会形成作业中的百花齐放,才会出现多种表现形式共存的教育环境。新课程改革也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①教师地位和角色要转变;②教师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要进化,等等。在教学实践中证明:教师应用于放弃权威、指令者的角色,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力,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