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唱山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唱山歌》,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从优秀的民歌中得到美的熏陶。 2. 感受歌曲所营造的“声画统一、声情并茂”的意境,并从中领略到壮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认识到他们是祖国民族大花园中的“一朵花”。 教学重、难点分析 1. 把握好“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性。 2. 感知壮族民歌的特点。 教材分析 《唱山歌》是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刘三姐是壮族传说中的歌仙,是一位既美丽又充满智慧的女歌手。影片《刘三姐》表现了以刘三姐为代表的乡亲百姓与财主机智斗争的种种情节。影片所表达的美与丑、善与恶的斗争,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影片有大量的壮族民歌,有的旋律优美,有的活泼、风趣,给人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感受。 《唱山歌》为六声徵调式,结构为上句和带扩充的下句组成的一段体。 歌曲旋律优美、委婉,一字多音的唱词贯穿全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把握好两处演唱的准确性:一是起句中的 “哎”字从第二拍自然起唱,并注意要将高音的起伏和附点造成的韵味表现出来。二是 《唱山歌》是一首流传多年、脍炙人口的壮族民歌。在教唱中,教师可有目的的向学生简要介绍壮族的情况和歌曲的故事背景。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 建立印象。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音频,让学生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为何称为“星座”与“花”,顺势引导:“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美丽的大花园,欣赏几种美丽的花。”由此引出歌曲《唱山歌》。 2. 欣赏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唱山歌》音频,切入故事片《刘三姐》中该段歌曲的音与画,让学生悉心聆听,然后谈印象。 3. 简介故事,展开背景。 教师介绍 “刘三姐”故事梗概。 二、《唱山歌》歌曲学习 1. 教师再度播放歌曲,让学生感知歌曲的情感。 2. 第三次播放,让学生低声跟唱。 3.第四次播放,跟唱。 4. 脱离跟唱形式,揣摩歌曲一字多音,委婉细腻、“好听难学”、不易把握的特点,让学生做到: (1)力求自然,不可僵硬模拟。 (2)不要大声用力,先轻声体会,逐步掌握其委婉的特征。 (3)分辨不同细节,唱准旋律。 其一:衬词处要把气拖住,不断、不弱。 其二:结尾处“弯又多”两处的变化,要分别开来。 (4)在唱熟、唱准之后,让学生注入自然、优美、深情,唱出歌曲的美感。 三、认识壮族 提问1: 从歌曲中感受到壮族人民有什么特点? 爱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 歌多:“山歌好比春江水”。 乐观、坚强:“不怕险滩弯又多”。 勇敢:一边面对险滩,急弯,仍不忘边唱边行,边唱边和。 提问2: 从歌曲中,你们感受到壮族人民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群山环绕,河流弯曲的山水之间(从歌词中得到)。 教师展示广西地图指出壮族人口分布区域,简介壮族的一些资料。同时出示漓江风光、阳朔风光、壮族服饰、民居、壮族歌舞等相关图片,引发民族自豪之情。 学生随音乐《唱山歌》伴奏完整地唱一遍,力求达到声情并茂。 欣赏《唱山歌》斯琴格日勒音频。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歌声中走进了祖国民族大花园,了解到了壮族歌曲的风格特征。以后,我们还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认识到更多的民族,更多的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