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理解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 张老师的这堂复习课也是针对中考题型中频频出现的“指示代词指代内容”而专门准备和展开的。 1. 引入自然。课堂开始的时候,张老师安排了一段清新的文字,让学生齐读之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一副清美的图画”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同时张老师不失时机的给处于关键时刻的学生们减压:这样的一道题在中考试卷中就占了2分,可见要取得好的成绩并不难。这样就给我们的同学打了一针强心剂,给他们冲刺的信心。 2.目标明确。教学活动开始以后,张老师很明确的给出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有了心理准备,并且具体可行。 3.方法指导及时有效。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张老师还很注意给学生方法的指导,比如说在指导学生掌握理解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的时候,教师给出了三条理解的途径,让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和一目了然的惊喜。在分析了几个语段之后,又归纳了找指代内容的捷径:在代词的前后去寻找去发现。在分析归纳指代内容的含义的时候,张老师也给出了三种方法:通过找关键词;通过找中心句等。这样边指导边学习,边学习边概括,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4.讲练结合,设计的题目有代表性。课内和课外结合,还组织学生自问自答。初三的复习课少不了方法指导和学生训练这样一个必要的过程。初三(8)班是一个综合程度都比较好的班级,张老师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起了一个很好的课堂组织者的角色,创设了一个和谐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回答问题很踊跃,针对问题会积极的思考和讨论,并举手发言,初三学生有这样的积极性和渴望发言的积极愿望,这应该说是非常少见和难得的,跟张老师平时的鼓励和启发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我平时教学中要重点学习的地方。 整堂课的教学井然有序,收效不菲,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收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有一点是否可以商榷:在例2中,讲到“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中的“这”所指代的内容,我以为可以用前面的八个词语“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就可以完成指代,可以不另做概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