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语文教学应注重识字、朗读,同时还要“让学生喜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 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架设一座畅通的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 教学目标 1.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体悟乌鸦喝水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3.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文本基础上,适当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教学准备 瓶子、小石子、词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播放乌鸦飞行动画。板书:“乌鸦”。)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画“乌鸦”与汉字“乌鸦”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2.你们听过哪些关于乌鸦的故事? 3.引入课题:乌鸦喝水。联系字形字义识记“喝”。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动画乌鸦的外形,形象地记忆“乌鸦”,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再由“乌鸦”一词联系到有关“乌鸦”的故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达到从旧知到新知的牵引过渡。】 二、激趣引文 1.读题激趣质疑:同学们,看到课文的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呢? 2.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读课文吗?如果碰上生字该怎么办? 三、读文反馈 1.在读课文中你遇到了哪些难认识的生字词?说出来,大家一齐想想办法。(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读好本课的多音字及叠词、轻声音节。如“喝不着、渐渐、小石子、一个一个地”等。)1.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考查字词识记效果。 (学生根据出示的词语,认出词语。) 四、朗读感悟 1.同学们,现在生字宝宝和词语宝宝都玩累了,咱们让他们“回家”吧。我们把它们放到课文中去理解,去感悟好吗? 2.出示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 3.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悟乌鸦找水过程中的心情。 出示题目 乌鸦是怎样找水喝水的?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1.体会:在读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乌鸦的什么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在学生理解“口渴”“到处”的基础上,借机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又饥又渴、又累又乏”等。) 2.朗读表演: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谁愿意上台表演读? 教师质疑 乌鸦找到水了吗?可是怎样了? 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理解:你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乌鸦遇上麻烦──瓶口小、水不多) (乌鸦心情很难过,很失望,很苦恼……) 2.说一说,读一读: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乌鸦此时此刻的心情。(比赛读,评点读) 3.创设情境:如果你是乌鸦,喝不到水会怎么办? (引导学生理解乌鸦知难不退,不怕困难的精神) 出示题目 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1.学生自悟。(引导学生从重点词语及感情、表情、动作手势等方面理解) 2.指导读: ①模仿读: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鼓励模仿) ②挑战读:还有谁向老师挑战?(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朗读) 3.体会:从读中体会到什么?(乌鸦聪明、智慧;乌鸦喝着水的高兴心情) 4.演示:谁能把乌鸦喝水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出示瓶子和小石子) 5.发现:同学们在演示中发现了什么?(理解“渐渐”并运用“渐渐”一词说话) 6.赞美:同学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教师扮演乌鸦,学生以赞美的语气与乌鸦交谈) 7.儿歌:同学们,老师学了这个故事以后,渐渐地喜欢上了这只乌鸦,我还为它写了一首歌呢!(教师出示儿歌,学生拍手朗诵) 乌鸦乌鸦本领大,肯动脑筋想办法。 一个一个石子放,困难再大也不怕。 8.思维拓展:同学们,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那该怎么办呢?启发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自身的生活体验,说出一些可行的办法。 【设计意图:识字与阅读的结合:从字到词,从词到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既巩固了字词的识记效果,也巧妙地与课文阅读紧紧联系在一起。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到处、喝不着、一个一个地、渐渐),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乌鸦在喝水过程中的心情,体会乌鸦遇难不让、聪明能干、肯动脑筋的精神,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五.课堂练习 (出示课件) 六.课后延伸 试一试:当瓶子中的水很浅很浅时,乌鸦用这种办法能喝到水吗? 【设计意图:新课标主张语文阅读应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开放。《乌鸦渴水》是一篇传统教材,教师应启发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实验,敢于怀疑,学会更为客观地认识事物。】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着水 (知难不退 聪明能干 肯动脑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