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袁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能充分落实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能够正确把握长春版三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教学中,袁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着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袁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如学习完第二自然段之后,学生们明确了第二自然段的学法,老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因而把学法迁移到第三、四、五自然段。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营造情景的特色。在导入时袁老师这样说:同学们,当我们置身于一座古朴美丽的乡村,看窗外如丝的细雨,淡淡的绿色,闻着泥土的清香,百花的芬芳,听着鸟啼啾啾,蛙鸣声声,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窗外》,沉醉在这古朴美丽的乡村美景中。这段话,老师充满激情的娓娓导入,激发了学生求新知的欲望。然后,再利用课件,通过图片,把学生带到春、夏、秋、冬的美景之中,诱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了学习兴趣。 三、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袁老师这节课不但注意指导学生朗读,还教给学生“初读看作者抓住了哪些事物来描写四季的美景-----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在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上,袁老师更是下了功夫,利用图片注意把学生调入情景中,通过点播,学生的内心就更能与情景相通,真正从读中领悟感情。 四、评价语适时、恰当、自然。 教学中教师能够因人而异,针对被评价学生的不同需求,从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信心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发言,多给予启迪。对他们的评价,教师没有停留在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而是选择了独特的视角,开阔了学生视野。当学生回答精彩时,教师一句发自肺腑的“你太会读书了!”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成绩,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评价时,教师一直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让这些孩子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课堂上,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用温情的评价语言,适时给一个尝试成功的学生以鼓舞,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 五、进行拓展性语言的训练 课堂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窗外校园的四季景色,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这是对课文学习后的拓展。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并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想像。 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我认为有以下不足: 1、在扶学“春天美”时由于教师过多地考虑到“引领”,导致花费的时间太多,造成了前紧后松的现象,使得在合作探究“夏秋冬美”时忽略了对冬季的学习。 2、由于时间关系在课程结束时没有让学生通读全文,课文没有得到整体回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