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从个体视野的狭小中走出来,体悟文章展现的阔大的精神世界,思考个人、民族的生命内涵。 2、 引导学生欣赏马的激情,思考人与马的关,人与自然的关系。 3、 增强学生对美的文辞的审美感受力并雕琢学生的文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1、 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感受课文。 2、 思考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观点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庄子有一句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你们有什么自己是非喜爱的事物,动物。(请学生发言。)周涛喜欢“巩乃斯的马”——他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 介绍背景:作者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和许多知识青年一样在农村生活、劳动,接受所谓的“再教育”,精神上受到压抑,为挣脱束缚,寻找自由,从马身上感悟到了“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崇高的化身”,感受到自由的亲切和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本文是周涛的代表作,也堪称中国作家中写马写得最好的一篇。这并不是因为作者见到了天底下最好的马,而是因为他很好地写出了心中的马。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秀散文,文题中的“马”即是作者所托之物,巩乃斯则是“马”所活动的环境。
二、(1)第一次读文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用一个词来表达。(师生交流:激情、豪迈、生命力、壮阔、悲怆……) (2)思路:开篇写自己“一直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写自己喜爱马,用牛、毛驴、骆驼的丑陋、奴性衬托出马的魅力,然后集中赞美和描写马,突出地描写了“奔马”的壮阔场面,再从马联想到兵马俑、铜马车等历史,由对马的崇拜引出对英雄的崇拜,最后用“我想,即便我一直固执地对不爱马的人怀一点偏见,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谅解了吧。”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第一部分:通过比较,指出“马”是“天地之间的一种尤物”。(1-3)---比较引出 第二部分:通过两个马奔的典型场面,表现出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4-16)---描写抒情 第三部分:展开联想,表达对马的品性和精神的赞美与喜爱。(17-21)---联想议论。
三、 把握文章观点态度,领略作品阔大的精神世界,思考马的生命力和个人、民族的生命内涵。 讨论:以前后桌四人为一讨论组,围绕以下两个话题思索并提出问题: 1、马的性格和精神 2、主题二:一个时代的精神档案。(包括时代背景、当时的人的生活、个人的生命态度) 步骤: 第一步,学生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重要是质疑,不用去考虑答案。质疑比答案更重要。) 第二步,大家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参与,具有高屋建瓴的作用,不求答案统一。) 通过讨论和串讲这些问题和句子就能很好的理解课文,教师要做的还有就是要把提出的问题串连起来形成一定的逻辑顺序。 (一)关于“马的性格与精神”: 可能提出的问题 : 1、为什么只写“巩乃斯的马”? 为什么只写马? 2、议论马的几个句子应怎样理解? 3、开篇写牛、毛驴、骆驼的作用是什么? 4、 李贺的诗歌有什么作用? 5、“但是马却不会被什么新玩意儿取代,它有它的价值”什么意思? 6、最后一句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写? 小结: 1、作家先通过对比,议论马不象牛、骆驼、驴子的形象,它在广阔的草原上“是茫茫天地之间的一种尤物”. 马虽然接受了文明的洗礼,却仍然保持了自由的生命力,与人类是朋友而非奴隶,兼得文明与自然之长:“它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让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故而认为“它是进取之神的象征,是崇高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 很显然,马的形象寄托了作者自己对不受羁绊的自由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2、文章中的两个场面典型地刻划出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的融合。 一个场面是作者1970年在一个农场接受再教育时忍受不了精神的压抑,在冬夜旷野的雪地上纵马狂奔的场赴。 在另一个场面中,作者进一步展示了这种生命力的冲动达到极致时酒神式的狂乱奋发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的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它的眼里。这是作者在夏日暴雨下的巩乃斯草原上所见到的最壮阔的马群奔跑场面。 3、主题一:借助对马的形象的描绘,赞扬了勇敢、自由、进取的精神和崇高友爱的感情,表达了一种对不受羁绊的充满活力的生命境界与民族精神中的英雄豪气的向往与渴求。 (二)关于“人的生命态度”(主要分析课文中有深意的句子,教师要解释文革时的背景。) 可能提出的问题: 1、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是怎么样的? 2、作者为什么喜欢看马? 3、有几个写马的场景,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找出句子。 4、马给予他怎样的启示?寄寓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你从中获得什么教益? 5、你如何理解作者的“偏见”? 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