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目标分析】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小说,其内涵非常丰富,值得品味鉴赏的方面很多,作为教学素材,值得探讨学习的点也很多。在理清小说情节,分析完主要人物形象之后,第三教时的教学目标设置必须大胆取舍,精选1—2个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抓住最精要之处,教出新意。这篇课文处在必修二的第四专题中,根据专题和板块的要求,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和环境,授课教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两点:①通过肖像描写把握祥林嫂的命运;②探索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这样的目标设计,便于学生抓住重点语段深入研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两个教学目标,第一个目标的实施为第二个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从问题到对策”的评述】 王玲老师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展示有关祥林嫂的4次肖像描写,变换角度引领学生回顾课文情节,充分认识人物所遭受的巨大精神创伤,加深对人物命运变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谁将祥林嫂推向了死亡”来探索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成功之处: 1、教学中,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程,适当控制教学节奏,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2、教师时时引领学生扣住文本分析,读出独特的自我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学生围绕课堂主问展开了充分的对话,既有观点上的认同共鸣,更有不同主张的辩论碰撞。 【不足之处分析和改进方案探讨】 抓住肖像,理清情节环节略显仓促,祥林嫂步步坠入死亡的命运发展还需得以强化。鲁迅先生“画眼睛”的艺术手法如火纯青,如果稍稍抓住人物的“眼睛”描写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感知人物形象。 对于“是谁将祥林嫂推向了死亡”这个重中之重问题的探讨,学生们的讨论十分热烈,但主要集中在柳妈和鲁镇人身上,对柳妈和鲁镇人的分析,有一部分学生的发言观点趋同,教师如果适当引导,课堂的讨论将有可能引向深入。尽管一堂课的容量无法无限制放大,但更多角度的设计依然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中很有必要。教师引用丁玲的语言作结,于是,“吃人与被吃”的悲剧根源得到充分的展示,但“礼教杀人”的社会根源稍显单薄。许寿裳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断:“(《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这段话完全可以和丁玲的语言一起展示给学生,小说反封建的深刻主题,也就不难为学生所理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