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课稿《新闻两篇》 昨天听了李老师的《新闻两篇》,收益匪浅。 首先导入非常的自然。新闻作为一种应用性很强的问题,如何导入是个难题,李老师从让学生朗读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起兴,当然李老师还不忘介绍相关的背景资料,同时注意人文、美学教育在课堂上的渗透,给学生解释了这首诗中出现的文学典故和古的诗引用,让学生在读诗的同时增强了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让我们追随毛泽东的诗句,感受那时的惊心动魄”非常自然的引入课题。 目标明确而具体。李老师给出的教学目标也是非常的贴近学生的,要求仔细听、大声读,并且大胆说,没有空洞的要求,个个都落在实处。 《新闻两篇》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新闻这类文体,为了使学生对这类文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李老师给学生读了一段介绍“什么是新闻”的材料,并给学生具体的听记要求:记下新闻的特点和组成部分。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让学生训练了听的能力,也让学生了解了新闻的特点和组成部分。为了加深理解,李老师又给学生安排了一则课外的但是和课文的内容又有一定联系的新闻,让学生找出各部分的组成,从而巩固了所学的新内容。最后李老师还用通俗的文字给新闻的各组成部分下了定义,以便让学生更好的掌握。 等学生对这些要点熟稔于心之后,李老师开始切入课文。整个教学流程清晰且紧凑、新颖且活泼。在体现“大声读”且读出效果来的教学目标时,李老师安排了分角色的朗读,比如说齐读标题部分,让女同学读标题,让男同学读主体,男同学读的过程中由女同学思考问题等等,这样既让学生有了一个读的过程,又收到了“读”的目的:熟悉了课文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明确了新闻的各个部分的组成。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层层深入,环环紧扣。李老师循循善诱,注意启发,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见解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思考,难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解决。比如说李老师安排了“听课文的朗读让学生说出所感”这一环节,为了提高说话的质量,听之前李老师特别提示给学生这样的句式:“从————里我听出了————,或者从————里我没有听出————”,这样,学生思考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基点,后来学生的发言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可以看出李老师这种方法指导的有效性。 整个课堂气氛民主和谐而不失积极活泼,思维的容量较大,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充分体现了李老师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新闻的特点”也“点”进去,整个过程会更完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