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点、心字底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四点、心字底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点 ”、“热”、“烈”、“然”、“忽”、 “志”、“急”、“恶,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教学,巩固“四点、心字底”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唤起学生写字的热情。 教学难点:四点、心字底的写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点 ”、“热”、“烈”、“然”、“忽”、 “志”、“急”、“恶, 二 教学提示 1、复习前课内容。 出示“敢、歌”两个字,让学生说说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然而在桌上书空练习及在纸上练一练。 2、新课指导。 出示四点、心字底例字,或教师黑板上放大示范书写,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仔细观察每一笔书写的位置和相同笔画出现的变化。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四点、心字底都作字底,书写时要尽可能写扁,并成上收下放聚散状。 3、书写指导。 (1)“写写偏旁”。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四点:四点排列要均匀,外面两点稍长,中间两点稍短,上下呈聚散状。 心字底:心字底三点分别为左点、挑点、右点,卧钩应向左上出钩,以平均分割上部空间。因为如向上出钩,字中宫空间就大,字形就松散。教师可向学生渗透“字宜中宫收紧”这一审美规律。可以人体身材苗条应收腰来作比,颇形象逼真。 (2)“小博士信箱”。本节的关键词是:“变化与呼应”。 字要写得清楚、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还应有个“生动”的要求,具体书写时就主要体现在“变化与呼应”上,只要注意变化和呼应,字就会生动起来。 “变化”是自然的变化,是在笔画的形状和出势上的变化。如本课的重点就是点的变化,如四点底四点从左到右依次为左点、竖点、竖点、右点呈聚散状排列。心字底三点从左到右依次为左点、挑点、右点。这些点均以自然的笔势呼应。对于“呼应”的引导,教师可以人与人之间目光对视来启发。 三 例字指导 “点”,成三角形,竖居口部上方正中,短横写在竖的中间,下部四点向左右呈放射状。 “然”,上下结构,上部呈左右两个长方形,紧紧靠在一起,“犬”部改捺为点,整字呈上收下放状。 “志”,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忽、急、恶”均为上下结构,上紧下松,心字底较舒展,“忽”中上面“勿”的中间两撇平分句字框,第二撇与心字底的第一点遥相呼应;“恶”的上面点,撇向内收,与下面心字底的一、三两点呼应。 四、练习书写 五、板书设计 “点 ”、“热”、“烈”、“然”、“忽”、 “志”、“急”、“恶” 四点排列要均匀,外面两点稍长, 中间两点稍短,上下呈聚散状。 心字底三点从左到右依次为 左点、 挑点、 右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