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狮子和兔子》整体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课前我们反复阅读课文,站在一般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角度去钻研教材。通过集体研读和讨论交流,我们认为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们经过了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孩子们一向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喜闻乐见。 三、教学目标: 根据年段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孩子们的情况,我们制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新词。随文理解重点: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词语的意思。 2、让学生个性化地朗读课文,通过重点句子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性格。 3、揭示寓意: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鼓励多元地解读寓言童话,倡导学生个性化表达。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感受人物性格。 2、读懂课文,理解寓意: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3、鼓励多元的解读寓言童话,倡导学生个性化表达。
五、教学过程: 以下是我们的教学思路: 第一环节:回顾课文内容,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学习品读课文之前,先以按原文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复习回忆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来增加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这个环节王雪老师用复习导入的方法引入新课。既巩固了课文中一些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而且还在不知不觉地让孩子们以一种自然而轻松的方式试着去锻炼自己的概括能力。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评价人物 在课堂上,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在这一个环节当中,王雪老师并没有成为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教师”,她没有主动地打开门让孩子们走进来,而是而是把这些门的钥匙交给他们。因此我们围绕“如果让你来当评委,你给狮子和兔子打多少分,并说说你的评分理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出狮子骄傲、脾气大、目中无人、自以为是,以及兔子的聪明等性格特征。学生有了这把钥匙自己就能把门打开——积极思维、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孩子们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习惯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评分,而这次却把评分的权利交给自己,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每个孩子的课堂参与度,有效地实现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每个人独有的想法正是在这样思维的交锋中碰撞出灿烂的火花,这正是“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第三环节:精读课文,抓重点句,把握人物性格。 新课标指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觉能力。”根据本课内容,我们注意培养学生在细读课文中总结出狮子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感悟动脑筋的重要性,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使用小组合作,读想结合,读演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文章注重谋篇布局,教师引导者的角色也从这里一以贯之。(一)首先我们以问题“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狮子“力气大、脾气大”的性格特点。而后仅仅抓住狮子脾气大这一性格弱点思考勾画出相关语句。从而引出三个语句: 1、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 2、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3、狮子恼羞成怒 :“笑什么?这讨厌的东西没叮你是不是?” 让孩子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对三个重点句进行研读,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做到,并且提出明确的小组学习要求: 读一读句子,想象狮子说话或做事时的表情和动作。(可以演一演) 把自己当成狮子,想想狮子这时的心情,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让孩子在读、思、议中充分与文本交流,并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而后,根据学生汇报,品读重点句。 在重点句的汇报中,我们抓住了三个重点句去体会感悟狮子的自以为是、狂妄自大。 1、首先让学生扮演狮子,抓住重点词“根本”去体会重点句——“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孩子们在情景扮演中活灵活现地进入狮子的内心世界,充分地体会狮子的“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自以为是”。 2、接着抓住第二个重点句“一天,狮子躺在草丛中晒太阳,没想到一群蚂蚁爬到他身上,咬得他又痛又痒。”通过结合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又疼又痒”从而感受狮子又气又恼又痛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 3、狮子是怎样对付红蚂蚁的呢?设计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让孩子理解狮子凭力气和发脾气是没有赶走红蚂蚁,没有解决问题的。一方面也是让孩子感受狮子的愤怒。进而更好地理解词语“筋疲力尽”、“恼羞成怒”。于是围绕重点句“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进行说话训练: 狮子跳起来,想 , 狮子吼着,想 , 狮子蹦着,想 , 狮子翻滚着,想 ,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通过以上说话训练进行思维补白,丰富课文内容,而后抓住一个重点词“筋疲力尽”体会狮子又急又气而又无可奈何的境地。 4、出示第三个重点句:狮子恼羞成怒 :“笑什么?这讨厌的东西没叮你是不是?” 抓住“恼羞成怒”以及反问句“笑什么?”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狮子的愤怒。接着王雪老师让学生理解兔子的“笑“,问他们:狮子在那痛苦不堪,兔子却在那笑,兔子是嘲笑呢还是善意的笑?请学生从文中找一找答案读一读。如果孩子还不知道从何答起,就提示他们:答案就在课文中,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看看。很快小朋友就找得到答案。这样设计是为了照顾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以读带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独立阅读能力。 (三)最后通过品读兔子说的话“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揭示中心弄懂寓意。使孩子们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的道理。这时再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题: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必须——。”这样来引导学生知道遇事还应冷静下来,再动脑筋想办法。在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关注狮子虽然爱发脾气,但他身上还有哪些优点。进而,引导孩子更加全面、科学的看待事物。在课堂教学的尾声进行课外阅读拓展,鼓励孩子们多阅读、多积累。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这篇课文的内容,巩固了生字和词语,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精神。通过学习学生也明白懂得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光凭蛮力和发脾气,应该冷静的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