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简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一篇回忆录,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文章的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文中,女儿以回忆的方式真实地记叙了父亲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紧扣父亲被害这一痛苦难忘的日子,揭示了敌人罪恶、凶残的嘴脸,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这是一篇渗透传统美德,陶冶学生品格,提高语文素养的典型课例。 【教学目标】: 1、针对课文的特点,借助课外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在读书体悟中,感受李大钊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更是一个伟大的人,并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体会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李大钊言行的重点语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在读中加深对人物的了解,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体验。 【课前准备】: 搜集李大钊烈士的课件及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单元整组导入。 师:我们荡漾在万紫千红的春天,聆听着春天的气息。在纷纷春雨中我们寻觅春的足迹,是啊,清明将至。同学们,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节日。本文中的“我”也正是这个时候想起了被反动派杀害的父亲-----李大钊。课文紧扣父亲被害这一痛苦难忘的日子,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下面我们将一起感受那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 二、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