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作者孙友田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的景色的同时,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整首诗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周校选择了一个统领全文的知识点:“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课本”是全诗的“意象”所指,“绿色”是全诗的“诗眼”。周老师把它作为供学生进行反思、质疑、创造的“抓手”,目的是要让学生自我开掘,发现“自己的课本”、寻找“心中的色彩”,力求在学生心理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互为融通的桥梁,以便和文本平等对话创造条件。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大自然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也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因为绿色象征生命,象征活力”,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教师的启发引领,让学生探究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自然。 我觉得有以下三点值得学习: 一、三维目标落实到位 周校今天的这节课,凸现出新的知识观、学生观。在课堂上,周校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听、说、读、写”这几个环节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顺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本节课另外的一个亮点就是周校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在导入,审题后,以“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我们要如何去打开这绿色的课本?”为话题,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思考得出答案,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感的升华与体现。周校把它作为仅供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思考、创造的过程,目的是要让学生自我开掘,去发现“自己的课本”、去寻找“心中的色彩”。 三、突显探究性学习 周校在这节课中以课本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设计的几个练习不仅训练了学生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即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我去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