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动手,我创造》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通过劳动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与技能,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初步形成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及技术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劳动教育课的具体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同时,现在的小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弱。基于以上认识和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主题《我动手,我创造》。意在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仔细观察生活;课堂上让学生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对纸类、塑料类易加工材料进行绘画、折叠、剪切、打孔等,并通过合理构想、设计出精美的作品,从而培养学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以及观察、想象、创造、操作、创新的能力等。
2、目标定位:
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本次课的目标:
(1)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身边有哪些废品,它们可以如何再利用。初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书报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想法。
(2)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审美情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使其懂得节约与废物利用的重要,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我精心的设计了调查表,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社会调查,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感受、动手、动脑的机会。
实物展示法。新课伊始,教师通过展示自己利用废旧饮料瓶、乒乓球、手工纸等制作出的精美饰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引出新课内容。课堂教学的环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容量合理,为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适度帮扶法。由于在制作过程中有些环节和内容学生完成可能会有困难,所以老师要适当的讲解、操作、示范。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设计制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关注学生技术学习过程,灵活开展引导,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分层指导,增加了课堂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评价激励法。如本节课终了,通过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通过口头表扬、设立巧手奖、合作奖、创新奖等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自由、互动互补的环境中学习。
学生在“调查——设计——制作——完善”的过程中,丰富着经历和体验,全面的提高了技术素养。课堂上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合作学习时能够按需而用,合理分工,有序进行,很有实效。同时,提倡学生以探究学习为主,但不排斥必要的接受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采用不同设计满足不同需求。让学生的做、想、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体会着积极主动学习的情趣与乐趣!
三、实施过程
这次劳动课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课前调查及交流
课前一周下发调查表格,鼓励学生认真做好调查,第一课时汇总交流调查结果,评出最佳“调研员”。
(出示调查表)(也可插学生写好的调查表会更生动。
我动手 我创作
—课前调查表
1、 睁开发现的眼睛:请你们快去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品?
2、开动聪明的脑筋:请你想一想,哪些可以再利用,能制作成什么呢?
3、设计精美的作品:
调查人: 日期:
第二阶段 课堂教学部分
1、情趣导入
我首先运用学生们喜爱、憧憬的“仙女棒”引出本课“变废为宝”的主题。学生们通过观察得知仙女棒的神奇力量就是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敢于创造的心。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动手热情。
2、 展示实物,激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颖的教学内容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欣赏教师制作的小制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热情!
3、自主观察,主动探究。
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目标指出:“通过让学生体验探究,初步形成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具有初步的技术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让学生首先来观察老师的作品,讨论其制作过程与方法,并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与迁移。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创作,并提示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以及使用工具的习惯。
4、分工合作,制作作品。
在优美的儿童歌曲中,学生分组制作。意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教师尽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制作出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有些作品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要及时鼓励学生征服困难。在这个阶 段 老师要加强指导,并耐心引导学生解决难题,及时指正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提倡儿童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分工合作,将作品创作得更完美。
5、成果展示,评价激励。
待学生完成作品后,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来共同分享创作成功的喜悦,我首先设计小组的集体展示然后再到个人展示,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这个环节,学生非常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借此机会达到互相欣赏、交流、评价、学习及共同提高的目的,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并颁发巧手奖、创新奖,让学生从中领略到劳动成功后的喜悦。
6、总结提炼,教育无痕。
教师通过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与小结,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废物利用”的习惯、“变废为宝”的意识。
在本次劳动课中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我们注重的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是团结协作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变废为宝的过程;是享受创造快乐的过程。在整节课中学生们 都是在 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对变废为宝的创作热情一步步提升。古人云:送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引导者及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尽量少说少做,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创设环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不断激励学生制作,让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表现各不相同,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得到充分体现,在展览作品时,几乎没有出现一件相同的作品,令我自己也不由感叹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的劳动课让孩子们欢喜雀跃,这样的劳动课让教师乐此不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