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发展聋生的语言 ——《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教学案例 一、 问题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与表达感情的的手段,聋校数学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以描述、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语言,又是一种聋生能接受的数学语言。 由于低年级聋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处于感性阶段,主要借助直观的实物或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并逐渐学会使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较清楚地说明思维过程。数学知识系统性强,逻辑严密,对于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不容易接受。怎样才能比较恰当的在计算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使我们所教的对象有根有据地进行解答,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案例背景
(一)聋生背景
二年级有8名聋生,多数失去了听力,且聋生之间的差异较大。A档两个同学的学习能力比较强;B档四个同学上课比较认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接受能力不是很强,理解能力和反映都比较慢,对思维方面的题目要教好多遍才行,上述聋生在学校能基本上达到教师的学习要求,家长对孩子学习上要求也比较高;C档两个同学是多种残疾,缺乏数的概念。 (二)教材背景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是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比不进位加法的难度大一些,而且是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采取摆小棒的方法,加强操作,帮助聋生理解算理。结合操作,教材用图说明竖式演算的过程和怎样进位,并把进上来的1写在十位上靠近横线的地方,以免忘记进位。还在虚线方框中的算式下面注明计算的过程,从而使聋生明确,因为有进位问题,所以竖式计算要从个位加起,使聋生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接着通过“做一做”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计算方法,关键是让聋生掌握进位的写法。
1、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P69/例3 2、教学目标: (1)使聋生理解100以内数的笔算法则,能比较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2)在教学中发展聋生的思维和语言。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法则的第三条。 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含义。 4、教学准备: 小棒、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础练习,训练基本技能
1、口算:(出示多媒体课件,生轮流口答) 6 + 7= 8 + 3= 5 +27= 4 + 9= 4+ 8= 34 + 8= 2+ 1 + 4= 1+ 3+ 5= 4 + 1 + 1 3 + 4 + 1= 4+ 2 + 1= 2 + 5 + 1 [说明: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口算中的后半部分连加是为进位加打基础。] 2、用竖式计算: 2 3 1 8 + 5 + 3 1 34 + 23 = 57 42 + 1 5 =57 3 4 4 2 + 2 3 + 1 5 聋生计算后, 师问:这是什么算式? 聋生回答:这是竖式。 [说明:复习用竖式计算为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作铺垫,帮助聋生回忆竖式的格式,聋生初学笔算还有“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问题,如在练习中能够解决,可以为笔算加法法则扫清障碍。] (二)学习新知,提高计算能力
1、、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进位) 讲述:今天起,我们要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中的进位加法。 2、师生共同活动。 教学例3: 34 + 28= (1)先请一个聋生用小棒在数位表上摆一摆,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说明:借助直观教具的演示,让聋生从直观上感受到什么叫 “相同数位对齐”。] (2)老师演示: 十 个 3 4 3 4 + 2 1 8 + 2 1 8 2 6 2 师板书: 个位:4 + 8 = 12 十位:3 + 2 + 1 = 6 并讲解:①个位上4加8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 ②十位上3加2再加1得6,十位上写6。 指名聋生上来复述思维的过程。 (3)笔算加法法则: 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住三条: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聋生读两遍,老师讲解,让聋生把例题与笔算加法法则对照起来讲一讲。) [说明:让聋生复述思维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对笔算思路的理解和掌握借助直观教具的演示,特别是通过10根小棒捆成1捆的动手操作过程,更能体会到与十进制计数法有关的“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这一难点,即发展聋生的数学语言,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3、尝试练习。 47 + 24 = 71 59 + 18 = 77 4 7 5 9 + 214 + 118 7 1 7 7 (分别请两位聋生上来练习,其他聋生随堂练习,师检查批改,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指导。) 小结。 计算时除了要记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外,还要看个位上两个数相加满十,要在十位上添1。 [说明:在尝试练习和小结中根据聋生的特点和教材实际,引导聋生正确地运用语言来说明计算过程和关键的“满十进1”,有利于聋生掌握笔算两位数加法的法则。] (三)实践体验 ,发展聋生语言
1、笔算下面各题。 45 + 38 = 83 26 + 35 = 61 65 + 13 = 78 4 5 2 6 6 5 + 318 + 315 + 1 3 8 3 6 1 7 8 [说明:上面三题,尽管两题进位,一题不进位,但在计算思路上是相同的,即有共同要素。所以,教学时根据迁移规律,应当充分让聋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类推并加以区别。]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 6 5 4 2 8 2 5 + 7 + 319 + 416 +315 4 3 9 3 6 4 6 (分别请四位聋生上来改错练习,并说出错在什么地方。) [说明:在改错练习中,特别是在找“错在什么地”,既有利于聋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又能进一步培养聋生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3、 应用题。 学校大活动的时候小张和小徐跳绳,小张一分钟跳了35下,小徐一分钟跳了27下,两人一共跳了多少下? (聋生读题后,让聋生说说条件和问题,然后指两名聋生上黑板练习。) [说明:通过生活化的题目,一方面引导低年级聋生直观思维,培养聋生思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语言,优化课堂结构,使聋生通过课堂教学把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能力。] 小结笔算加法的基本法则。(全体聋生复述) (四)作业。P72/7、8 四、反思与体会 1、我从低年聋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聋生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层次让聋生练习。第一层次复习铺垫,第二层次教学计算方法,第三层次练习简单的应用,力求层层递进,形式多样,让聋生在旧知识的练习中发现新知识,学会新知识,从量的方面安排也较为恰当。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因为是在20以内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聋生有了在一年级时的口算,学得时候没有碰到多大的困难。一般说来用竖式来写出过程聋生的计算的正确率比较高,我在新授和练习中引导聋生用语言来说明计算过程和“满十进1”,有利于聋生掌握笔算两位数加法的法则。 3、要使聋生有兴趣学习应用题,要尽量结合教材选用聋生熟悉的材料,使聋生感到应用题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事,应用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这方面要逐步创设来源于生活中应用题的情景,调动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注意认知过程,先从直观感知认识,通过摆小棒的动手操作过程,让聋生发挥想象,以取得较好的认知方法,这样既锻炼了聋生学习的能力,又让他们学会知识。 5、聋生在接受新知时,我认为本课时的内容还是多了一些,导致拖堂,如果在尝试练习和改错练习中题目再适当调整一下,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之,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数学语言在教学中运用时,要根据聋生的年龄特点,既要重视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教学用语的艺术性,低年级计算和应用反映了多种多样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可以促进聋生语言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