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收支知多少》说课稿
教材分析:
《家庭收支知多少》。这一活动主题涉及的内容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有多个可以进行研究的切入点,便于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进而达到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在word中如何插入编辑一个复杂表格的方法。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在word绘制表格、处理表格的具体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和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培养学生关心家庭关心自己身边的事,了解父母的辛苦,体谅父母。
教学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基于资源的主题探究模式,基于网络教室的合作学习模式和基于学生作品的交流评价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为了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达到乐学、愿学、自主学习的目的,我在教学中设置虚拟教学情境,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做中、玩中体会到学习的方法、规则,增强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计:
本科用1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题的确立,了解家庭的收支情况,学习在word中如何插入编辑一个复杂的表格的方法,制作一个家庭收支情况调查表。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二) 分析任务 发现问题
(三) 技术探索 尝试发现
(四) 作品制作 合作实践
(五) 共享作品 师生评价
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课的简要分析介绍,下面我就说课的形式向各位领导、老师展示我的这节课堂教学。
(一)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录像片段1)
(二) 分析任务 发现问题(录像片段2)
教学活动: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个别指导学生 课前资料数据的调查整理分类
1、 根据内容先制作出一个简单的基本表格2、在基本表格的基础上进行编辑
# 从而自然的进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 技术探索 尝试发现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看老师出示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和学生共同去分析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
1、 拆分单元格学生发现问题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教师演示(录像片段3)
2、 合并单元格在学习了拆分单元格的方法后,由学生自主学习,(看书、小组交流等)学会合并单元格的方法。(录像不放了)(录像片段4)
3、 绘制斜线表头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看书学习,小组合作研究。(请看录像片段)(录像片段5)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起到点播的作用。师生间、同学间共同讨论,增大信息获取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 作品制作 合作实践
接着进入到下一环节作品制作(出示作业要求)(录像片段6)
#(边放录像边说)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随时加以引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出现普遍问题时,对学生进行全体讲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接着进入到下一环节)
(六) 共享作品 师生评价
老师提出评价要求(出示评比表做简单的说明)希望大家按以上三方面进行准备, 同学们先在组内交流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看看谁的作品最精彩、讲解的最生动。我们将评出最佳小管家、最佳制作、最佳评论奖等。
下面就是学生交流展示的课堂教学片断(录像片段7)
#(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引导学生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新颖的地方,强调评价的客观、公正、多元化,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展示,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
全课小结 课后拓展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谁来谈谈你都有哪些收获啊?
父母每天工作都很辛苦,同学们在家庭里应当帮助父母管好家,做父母的好帮手,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二、自主活动课——榜上有名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一) 复习提问 提出主题
(二) 自主学习 作品制作
(三) 共享作品 师生评价
复习提问 提出主题
通过提问方式对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参考书上的主题和老师给的题目学生自己确立一个主题,运用所学表格制作的知识,通过合并、拆分单元格和斜线表头等操作,绘制一个你见到过或用过的表格, 请看教学录像(录像片段8)
自主学习 作品制作
学生明确主题后,学生根据自己确立的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制作作品
请看教学录像(录像片段9)
共享作品 师生评价
接着进入到最后一环节 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请看教学录像(录像片段10)
一、课堂教学实践谈体会(教学反思)
一)在备课环节上(课前准备):主要是依据教材来进行备课。在情境设置上我根据教材提供的背景氛围,没进行过多的设计和创新。由于我当时拿到的教材还不是最后的定稿,里面的评价和学生作品参考还没有。再加之时间紧,任务急,准备比较仓促,对学生和教材了解和把握的都还不够,所以在上课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在课堂教学上:
知识点的处理上
教师讲解得偏多,引导学生讲解得较少,学生大多是发现了问题,只有少数的同学可以独立去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如何创设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比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
让学生自己在做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去解决问题。当出现问题需要用拆分单元格或合并单元格来解决时,学生开始对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对具体实例中各数据对象的关系划分不够明确。如对支出里的具体项目不够理解,不清楚它属于支出这一项,要放在支出的单元格下,而是把它和支出都放在并列关系上了。(对项目的总分关系不够清楚)课前在准备上没有考虑周到。
三)在自主活动课上,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去参与。与前一课相比学生更愿意上自主活动课。因为这样的课上,学生的思维不受到约束。可以尽情的释放。
二、 编写实践中,对把握新教材的若干体会
对于新编教材,我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1、 每单元即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这符合新课程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要求。
我所编写的五年级第三册教材,遵循了上述认识。即每单元单设大主题,每节课又分解成若干小任务,这样有利于学生每节课完成既定目标,又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了准备。
2、突出体现了任务驱动的特性。从完成提出的某一 "任务”着手,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我下面即将讲述的课堂实践中,第三单元《小鬼当家》,就是将word表格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融入到“我家的收支统计表”这样一个任务中,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3、以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教材内容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应用为主。即“立足基本操作”。充分融合教学实践中的思想来编写,而不是去写使用说明书式的教材。观察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你会发现教材中介绍到的知识点不多、也不难,不求全、求大,却侧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知识点是现阶段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有了这些做基础,学生就可以尝试解决一些问题,作些事情了。
以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适时、适量、学为所用地引入相关的知识、思想与方法,用到一些,介绍一些,暂时不用的,以后用到时再介绍。
4、 与以往旧教材不同的是:每一课结束后,增加了一课自主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综合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既是学生对学过的操作知识的巩固,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5、 与以往教材相比,知识上虽然也是螺旋上升,交替出现,但是知识的跨度不是很大。相对比较集中。
6、新教材附带的光盘内容,提供了很多的参考资料和样例,为老师都的教提供了帮助,为学生的学习开阔了眼界。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次编写并使用新教材上课时还存有不少的问题。我之所以能勇敢地承担这个任务,目的在于推进我市的信息技术教学能更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希望我这块砖的抛出,能够引出更多的玉来参与新教材的研究与讨论。同时也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