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变的形式带动孩子的激情
《走近预习习惯》教学反思
本次班会的目的是想借助此次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让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平时的习惯,重视对预习习惯的养成,为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让预习习惯成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抛砖石,让好的学习习惯陪伴孩子的一生。
现在的小学生自我意识强、个性突出、思维敏捷是他们的特点,但是通过平日上课课堂反馈和家长问卷调查发现,班级中有80%的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要么不会方法,要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多孩子表现出自我约束力差,即便有好的习惯也坚持不了几天,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效率。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班会,想通过此次活动,达到以下目的:使每位学生明白预习习惯的重要性,掌握预习的方法,激发每位学生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积极性。
在本节班会课的设计上,我遵循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活动、积极参与、强化体验的教学理念。在课前我精心查找了许多拓展资料;如“乞丐变富翁”的故事、“天才学生上大学”的案例、组织了校园小记者采访、调查问卷等前期准备工作,为班会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本节主题班会在活动形式上推陈出新,我设计两大亮点:一是环节紧凑。我由面到点,由习惯---预习习惯---预习的重要性----预习的方法----预习演练----现场检验----发起挑战,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二是形式多样。分别采用故事、问卷调查、现场采访、录像、发布会、宣誓签字、挑战赛等形式,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而且学生乐于接受。同学们的发言也积极踊跃,富有激情。在“发布会”环节,学生在情境中游戏中有了亲身的体验,在过程中学会了方法,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预习方面的疏忽,,对养成好的预习习惯、改掉坏习惯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然,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学生、家长不懈地努力。
总的来说,这次班会还是比较成功的。通过反思,我明白了组织好一次班会活动需要的是什么。首先要提前思考,设计出活动的方案;其次要考虑好细节;要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因为他们是活动的中心,是活动最大的支持,只有做好这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也深深体会到,作为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能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班级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