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文明交往》是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学会交往》中的第三节,在整体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两节分别从父母和老师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交往的基础上,第三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以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协调人际关系。
2、 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知识目标: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巧。
能力目标: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哪些是应该提倡和学习的文明礼貌行为,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习交往的礼节和技巧,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3、 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大纲规定以及教学实际,本课教学主要让学生学会文明交往的礼仪和技巧,因此“如何文明交往”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在于“礼貌是现代文明社会必备的‘名片’”,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社会经验少,对于礼貌在个人交往中的重要性理解尚浅,这些都需要加以探讨和引导。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动画,图片、视频等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小品表演,竞赛等活动获得知识,改变了“教师占中心地位,学生处被动地位”的传统基本格局,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发挥,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各种活动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或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相互的协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注意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自然衔接,紧凑合理,活动安排丰富适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依据学生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可以安排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一个新的课题,作为教师来讲,引趣是比较重要的。我以小故事《问路》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到新课的学习。
第二个环节:讲授新课(知识展开,层层引导,深化理解)
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知识结构体系,按教材知识点顺序进行授课。
(一)、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要学生掌握交往的重要作用。而教材对于这个知识点的叙述过于概括,因此,我让学生总结自身情况,谈谈在成长过程中,都与哪些人有过交往?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从亲身经历中切实体会到交往的重要意义,同时,以《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翁在荒岛只身生活28年,没有任何人交流,内心非常孤独、痛苦为例(多媒体展示),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二)、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尊重”是交往的要求和技巧之一,根据教学规律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通过动画《惟我独尊》(电影院内张强无视众人,做出种种不文明行为,不时打断大家观看影片的投入情绪) 及故事短片《三顾茅庐》(视频)这两个正反对比的例子,引起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讨论问题是“你更愿意和刘备成为朋友还是“惟我独尊”中的张强?为什么?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某些需要加以引导的思想: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张强更具个性,有的学生认为刘备是天子不必如此尊重诸葛亮等。老师可以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等方法,来改变学生的非理性的信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掌握尊重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附:《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利用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来引出“希望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这个知识点)
(三)礼貌是交往的“名片”
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把握的关键在于理解礼貌在交往中的重要性。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分析教材P61—62的四幅漫画,通过体验文明与不文明言行所造成的不同内心感受,让学生领悟文明交往的好处,领悟礼貌还代表着一个现代人的内涵、修养。在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对礼貌的再认识,强调礼貌是现代文明社会必备的名片,我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编排小品《买书》,让表演者和部分“观众”分别谈谈启示,引发学生审视自己以往的行为,反思、修正自己的不礼貌言行。
小品表演《买书》
小品地点:风光书城
情景:两个中学生买书
甲:喂,给我拿一本《岳飞传》。
乙:阿姨,请给我拿一本《爱》。
售货员先给乙拿书,
乙感激地说:“谢谢阿姨,再见!”然后高兴地离开了。
甲忿忿不平了:“我先到的,凭什么先给他拿?”
售货员冷冷地答道:“你人到了,但礼貌却没到。”
甲悻悻的走了。
(四)文明交往的艺术
游戏是青少年普遍喜欢的活动,有益的游戏能够给他们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我利用教材P67的情景剧场,组织学生分组围绕情景表演,然后请“观众”对其表演进行打分和评点。通过这种竞赛性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让自己成为在交往中受欢迎的人,学会文明交往。
第三环节 归纳总结,知识纲要,一目了然。
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把本节内容全面而又有重点的总结一遍,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演示知识结构)。
一、为什么要文明交往?
文 ——是人的基本需要
明 1、尊重
交 二、如何文明交往? 2、礼貌
往 3、交往艺术
第四环节 练习反馈
为掌握课堂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听课过程中的疑点,以四道选择题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当堂完成(演示),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矫正深化。
1.“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他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令人愉快的礼貌。”对歌德的这句名言理解正确的有( )
(1)礼貌是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
(2)礼貌是尊重他人的美德的外在表现
(3)礼貌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良好修养
(4)礼貌能够增添一个人的风采和魅力
A.(1)(2)(3)(4) B.(1)(2) C.(1)(3) D.(1)(4)
2.“好言相待,舒心暖怀;恶语伤人,结怨招灾。”这句格言说明( )
(1)谦虚恭敬的言行举止是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情的必要条件
(2)傲慢粗鲁的言语举动是导致敌意、妨碍沟通、恶化关系的重要因素
(3)对任何人,我们都应笑脸相迎,好言相待
(4)是否讲究文明礼貌在人际交往中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A.(1)(2)(3) B.(1)(2)(4) C.(2)(3)(4) D.(1)(3)(4)
3.下面的谈话方式,符合礼仪礼貌的是( )
A.喜欢吹嘘自己,表现自己 B.言语和气,态度诚恳
C.好议论他人,用责备的语气谈话 C.爱盘问别人,打听他人的隐私
4.下面这些谈话动作不值得仿效的有( )
(1)说话时斜眼看人 (2)说话时距离太近
(3)说话时注视着对方 (3)一面做事一面和别人说话
(5)听别人说话时过于频繁换姿势
A.(2)(3)(4)(5) B.(1)(2)(3)(4)
C.(1)(2)(4)(5) D.(1)(2)(3)(5)
五、说板书
本课板书直观、系统,适时体现教材知识点,便于学生掌握。
一、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
1.学会交往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
2.交往对我们成长的重要作用。
二、 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1.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2.希望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3.学会交往首先要懂得尊重,学会尊重。
三、 礼貌是交往的“名片”
1.礼貌的内涵;
2.礼貌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
四、 文明交往的艺术
1.文明交往的重要性;
2.如何做到文明交往。
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从而使学生学得积极、愉快,主动地参与了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思想品德素质。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