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量”的复习》评课稿
这是一节由张老师执教的复习课,“量的计量”这部分内容是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计量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汇总在一起,通过整理和对比来进行复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复习课是学生在学习某一阶段数学知识之后,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绝不是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程式化的再现知识,也不是能力的机械训练,教学方式的被动接受。
课前,我们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由张老师原创,钻研“课标”和教材制定好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张老师把目标定位于让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进行学习,而不是让他们死记硬背记计量单位及进率,这与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该让学生亲历,让他们经历深层思维的形成过程是相吻合的。
整体上看,张老师这节课有下面三个特点: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二是“通”,融会贯通,弄清思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些工作以往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在这里张老师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中自主完成,自主建构;三是“练”,通过设计各式各样的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达到拓展提高。
张老师的主要操作环节是:
一、日记引题,发现问题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量,每天都在接触各种计量单位,新课的出示显得非常自然。
二、检查自学结果,整理知识。张老师作为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起到了引领、帮助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三个问题的设计,提供给学生宽阔又具有层次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不急于集体讨论,而是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有了这样的空间,学生的复习是自主的、有效的、扎实的。张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复习过程,适时加以补充、引导,让复习变得更充实,更完满。最后的两个问题作为复习的补充,既对刚才的复习进行查漏补缺,又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发挥学习主体性作用。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是一门理性的科学,充满演绎与逻辑,同时,它更是一门美的科学。
三、学以致用,巩固提高。在练习设计上,张老师独具匠心,设计的有层次,有坡度。如“日记”改错,既首尾呼应,又巩固了计量单位的灵活运用。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计量单位,估算多少计量单位,在重点、难点处精心设计练习,同桌学习、小组探究,自学提问,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较好地掌握了这些计量单位。在名数的改写是一个难点,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己讲解,旨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再强调注意点,改变了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当然本节课还有不尽人意之处,由于板书花费时间较多,所以设计的练习没有能够完全解决。学生课前预习整理的知识结构图,整理的非常好,类似于数学手抄报的形式,如果有投影仪显示出来,既展示学生的预习状况,满足学生的展示欲望,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能让全班学生了解不同的整理方法、整理规范,还能兼顾到知识的互补,便于查漏补缺,而且还能节省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巩固。
相关阅读推荐:
› 常见的量反思说课
› 常见的量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