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评课
本节教学内容是能够根据分数乘法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张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引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他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学生自始至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发现和讨论的情境之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理念。
一、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倡我们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张老师在上课伊始,
并没有选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自己开车时需要戴眼镜这一与平时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不同,巧妙的引入新课,为了突破难点,出示例题后,没有给出单位“1”的量,为后面落实重点做了铺垫。因为是学生身边的事,是从生活中提取数学信息,这样一来就把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起来,无论是旧知的复习,还是新知的探索,始终在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
二、倡导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学习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
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实践中去领会。只有学生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张老师能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有学生观察后的口语表达,也不缺失实践后的思索交流,既有学生的独立探索,也有思考后的讨论互动。
特别是在解决怎样计算例题时,张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了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从而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思考时间,更多的活动空间,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更多地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张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有效地充当了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三、鼓励算法多样,体验合作的学习乐趣。
在解决问题时,老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如利用分数的意义、画线段、通分、分数乘法的意义等,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小组合作扎实有效,真正达到了交流互动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悟到多种解决方法究其实质都是为了将学生总数平均分成9份,近视的同学占其中的2份,难能可贵的是一名同学竟然将这几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说了出来,可见老师平时对学生的培养是十分到位的。在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在合作中“做数学”的乐趣,并探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成功的喜悦必然带来无穷的学习动力。
四、数学回归生活,享受数学的应用魅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张老师整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最后三个层次的练习都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精彩的第三题,真正是做到了解决问题,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来研究,还要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提出问题并解答,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自然真实的智慧碰撞,在张老师的这一节数学课当中,他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尽力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努力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着力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
国际未来学研究所儒佛内尔博士说过:“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智慧是力量的源泉,智慧是创造的源泉。相信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使自己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那么在旅途中学生的自主探索必将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相关阅读推荐: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_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