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通性》说课稿
说教材
本节内容位于初中《自然科学》(浙教版)第五册第一章第三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大重要的酸:硫酸、盐酸的性质之后,对酸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归纳酸的性质;在比较不同金属跟酸反应的基础上,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它既是对前面一部分知识的总结,又对以后学习中和反应、常见无机物之间的关系作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并且这一节的学习方法是从现象研究本质、从个性抽象共性。以后学习碱的通性、盐的性质以及研究其它方面的知识都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参照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1、 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使学生了解酸的涵义、酸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②、运用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归纳、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对本节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科学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其中,知识目标为主要目标,技能、德育、科学方法等目标渗透于知识目标中来体现。我确定此目标基于以下四点:①、教学大纲的要求。②、教材编写意图。③、初三学生实际。④、素质教育的要求。
2、 确定重、难点
本节内容从知识块来说,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考虑到教材内容的设
-1-
置、对今后教学的影响及初三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重点为:酸的涵义、酸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点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3、 课前准备
除了正常的备课外,自制投影片四张(具体内容见教学过程),学生课堂分组实验药品:金属Fe、Cu、Mg、Zn、Al、稀H2SO4(两人一组约25组)、砂纸每组一张及必要的实验器材。
4、 改进方面
①、 把本是教师演示的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因为学生经过初二化学实验的学习以及已经做了硫酸、盐酸的化学性质的学生实验,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分组实验,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再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讲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增加了第三点(具体见教学过程中),本人主要考虑这一点在练习中应用很多,但书上又没有明确提出。
二、说教法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教学方法。自然科学的教学重视通过实验给学生直观的认识,也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确定教学方法为实验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整体思路为:“引入问题情景→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学生训练”的教学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好自然科学的信心。本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
三、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在教知识的同时关键要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在学中悟法,会中用法。本节课主要教给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归纳的方法。另外,充分利用分组小实验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实验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自主交流与合作学习,最终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
教 学 设 计 ( 简 要 )
|
设 计 意 图
|
复习提问
设疑
总结
讲解
练习
设问
师生讨论
小结
提问
分组实验
小结(请学生把自己的结论说出来)
出示投影
讲解
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练习
|
提问:①、硫酸有哪几点化学性质?②、盐酸有哪几点化学性质?
投影:写出下列几种常见酸的电离方程式:HCl==
H2SO4==
HNO3==
问题:根据所写的电离方程式,同学们能不能归纳出酸电离生成的离子有什么共性?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与同学们一起归纳出酸的涵义并板书其涵义: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强调:全部的涵义
投影:请根据电离方程式来判断下列两种物质是不是酸
H3PO4==3H++PO43-
NaHSO4==Na++H++SO42-
既然酸都能电离出相同的H+,哪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
由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相互补充,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并用爱心激励
投影:出示酸的通性的五点,并强调其中要注意的问题,可用人的五个手指形象比喻,方便记忆
酸能跟某些金属反应,其中某些是指什么呢?能与酸反应的金属又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两面人一组做如下实验:
①、Zn、Cu与稀反应(Cu与稀硫酸反应加热)
①、 Zn、Fe、Mg、Al与稀硫酸反应(提示学生用砂纸把金属表面的一层氧化物去掉,使反应现象明显)
①、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酸反应
②、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不一样
投出金属活动性表,并请学生一起读两次并告诉学生记忆方法
①、位置越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②、排在H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酸要除出浓硫酸、浓稀硝酸外)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投影出示,包括课后练习二道,作业本上练习三道
①、作业本及同步训练相关练习
预习第四节
|
再现旧知识,为学习本节的知识作好铺垫,并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连接
提出问题,循思设疑,点拔诱导,引发思维,打开思路,使学生由疑到思,培养思维能力
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及时巩固,再一次突破难点
提出问题,引发思维
充分利用师生关系与学生关系,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由思到知
系统化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实验带路,让学生去探索,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系统化知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的重点知识
及时巩固,信息反馈
课后巩固
|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