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嘀嘀嘀,短信来了”我随手打开一看,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这样一条信息:“陈老师,祝您春节快乐!离开您快一年了,我很想你。我时刻记得您对我的教育,在新的学校里,我表现很好,常常得表扬,你就放心吧!你的学生陈涛。”读着这短短的几句话,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张眉清目秀的小脸。
陈涛是我原来班上的一个学生,刚接这个班时,他就是班上公认的调皮大王,课堂上不是摸摸这儿、踢踢那儿,就是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做作业也是三心二意,下课了还特别爱打架,几乎每个课间10分钟都有学生跑来向我诉苦。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我先是进行耐心的教育,在一次又一次没有效果后,我又一次又一次地给予严厉的批评,当着我的面,他信誓旦旦,保证下次不再犯,可实际上,他不但没有改正,反而越演越烈。为此,我多次找他的家长交换意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经过与他一个学年的“较量”,我几乎把所有的“绝招”都用完了,仍无济于事。
好面子的我懊恼、委屈,满腹的苦衷不敢对人诉,可又不甘心失败,便强忍着泪水,一天天苦苦思考着对策。一次公开课后,领教了陈涛“厉害”的校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对工作塌实肯干,我们感谢你,但管理学生应从‘心’开始,忌简单粗暴,须讲究策略……”
“从‘心’开始,讲究策略”,我牢牢记下了这句话。经过我缜密思索后,我决定换一种教育方式,从尊重出发,走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入到孩子们的兴趣中去,我一定要转变“调皮大王”――陈涛。
我不再在学生面前大吼大叫。为了让孩子们喜欢我的课,我努力使自己的课变得生动活泼。渐渐地,我惊喜地发现,原来课堂上我急得大吼大叫却叫静不止的小调皮们,居然能在我课堂精彩之处屏息倾听。只是那个陈涛,仍一如既往,课堂上仍这儿摸摸、那踢踢,所不同的是,当他再去找前后左右同学讲话时,其他孩子却不大理睬他了。
一天,孩子们都在做课堂作业,我发现陈涛主动把自己的一支铅笔递给了身旁的石方,原来正手足无措、生怕老师批评的石方如释重负,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陈涛一眼。看到这一幕,我发现时机来了,我马上对孩子们说:“刚才,我发现了一位小雷锋,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谁呀?”孩子们都用好奇的目光盯着我。说到这里,我故意顿了顿,大声说:“他就是陈——涛”。“哦?”学生们有点诧异,继而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等掌声停止后,我又一次用表扬的语气把刚才陈涛的行为讲述了一次,陈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可我看出了他无法掩饰的兴奋。事后,班里的一些孩子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件事,我就请这些孩子在班上宣读日记。这个举措,使陈涛感受到了与人友善,自己会有多快乐。这次以后,陈涛对同学的态度好了很多。
在初尝甜头后,我决定趁热打铁。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四周总是废纸、杂物,这其中陈涛的“功劳”可不小。接下来的班会课上,我向大家宣布:“这节班会课咱们举行一场投篮比赛,好不好?”一听说有比赛,全班同学来了精神,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好!”于是我走到教室后面,提起垃圾桶回到讲台上,再将垃圾桶放到讲桌上,“这就是蓝圈”,我说,“咱们班同学的投篮技术也太臭了,总是落在蓝圈的外面,就不能提高点水平吗?!”待孩子们明白过来,我就宣布比赛规则:“全班四个小组,每一组推荐一名投篮高手代表本组参赛,每位选手共投十次,命中率最高的小组获胜……由陈涛同学做裁判长!至于‘篮球’嘛,就是地上的废纸球或垃圾。”
一场别开生面的“投篮比赛”在热烈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结束了,我揪准时机:“今后,咱们班上谁有垃圾要甩,都必须投进“篮”里,到期末看看谁的投篮技术进步最快,继续由陈涛担任裁判长!”全班学生一致通过。
此后,只要班上有人“投篮”,就会被别人提醒“一定要投进哦!”而陈涛也因为自己是裁判长,对垃圾的投放监督得格外卖力,就这样,卫生角的果皮纸屑逐渐没有了踪影,我乘机在班上大力夸奖:“陈涛同学的裁判工作干得好,全班学生的‘投篮’水平大有长进,可喜可贺。”
同时,我积极动员其他孩子多和陈涛接触,多帮助他。无论校内校外,见到他我都主动打招呼,当我了解到他特别喜欢看课外书时,就特意上书店买了几本给他阅读,而后又交流读书心得。渐渐地,我发现陈涛不再欺负同学了,上课变得认真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有了孩子该有的活泼与自信,同时也多了一份自尊、自爱和自强。见到我,就像见到老朋友般。我抓住一切机会表扬和鼓励他,对他的进步给予肯定,并选他当语文小组长、路队长……班上的孩子也慢慢地接纳了他,常常可以看见他和同学们在操场上追逐嬉戏。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居然进步到了班上前五名
看着这则短信,幸福的感觉流遍全身,我又想起了校长说过的话:“管理学生应从‘心’开始”。是啊,只有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并逐渐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之窗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评析: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育人。我们的教育不仅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学习品质、心理品质等各种优秀素养的人。作为一名老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不能简单粗暴,应该用自己的情感和心灵去贴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倾听心的低语,触摸情感的心弦,淡化教育的痕迹,真正做到我以我心付童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所谓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孩子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像陈涛似的孩子,对待这部分孩子,教师应从培养其良好的非智力习惯入手,找寻孩子内在的需求,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灵,调动孩子生活的储存,挖掘生活的源,淘出闪亮的金,使其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兴趣激发,欲望提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既不可能点石成金,也不可能立竿见影,而需要我们教师遵循“润物细无声”的原则做出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人类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深知,孩子被压迫下的认真不等于其发至内心的想学,如何赢得孩子的心灵才是我们的追求,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期盼,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