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与常量说课稿
评委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变量》,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设计说明、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1节第1课时。函数是研究运动变化的重要数学模型,它来源于客观实际,又服务于客观实际。而本节课是一次函数的启蒙课,在这里学生初步接触了变量的概念,它是函数学习的入门,也为以后学习函数以及不等式的内容打下基础。本节课内容不但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有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一定的帮助。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经验,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变量、常量的概念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②能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找出变量与常量。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过程,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体验在一个过程中常量与变量是相对存在的。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上对问题的分析,感受现实生活中函数的普遍性,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在探索活动中获的成功。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教学难点:较复杂问题中常量与变量的识别,通过自主探究,教师点拨突破重点。
教学关键:弄清常量和变量是相对存在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指导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取了:
①情境教学法:开始通过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尽快“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②互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归纳出常量、变量的概念。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③同时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引例、例题及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活跃课堂气氛,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协作学习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四、说教学程序
㈠、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结合甲流感事件,设计出一组问题。
⑴为了预防甲流感在学校内传播,张老师到南通为学校购买了一批温度计,用来进行每天的晨检.如果支温度计每支2元,那么购买20支温度计多少钱?购买50支呢?购买a支呢?
⑵买完东西后,张老师乘上汽车往回赶。假设汽车匀速行驶,每分钟行驶1000米。用s表示汽车行驶的总路程,t表示运动时间。
填一填:已知S=vt, V=1000米/分
t(分)
…
0.5
11
15
20
…
S(米)
…
请问: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⑶若南通到张芝山总路程为20000米,汽车的行使速度为v,行使时间为t,则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变量与常量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熟悉事情,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集中精力,参与思考。通过这种形式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同时也突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这有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别“常量与变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一个变化过程而言的”这一结论的得出。
㈡、师生互动,归纳新知。
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请你认为什么是常量与变量?
采用的办法,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然后师生共同补充,最后阅读教材上的规定。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要阅读数学教材的价值取向。
㈢、巩固提高,应用迁移。
例1:指出下列事件中的常量与变量
向平静的湖面投一石子,便会形成以落水点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
①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哪些是变量?
②若面积为S,半径为r,则S和r的关系是什么?π是常量还是变量?
③若周长用C,半径用r表示,则C和r的关系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事例,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重温了童年时快乐。其中要通过解第③小题,让学生明白π是常量。
例2:请你赋予式子 一个生活中的实际。
设计意图:把学到的知识再用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寻找常量与变量,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活化,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3:先看一则报道,后回答问题。
2008年9月28日,神州七号,在着陆前的最后48分时间内,它是在耐高温表层的保护下,以7800米/秒的速度冲入100千米厚的地球大气层。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它在距地球表面10千米左右时,以180米/秒的速度下降 ,此时直径20多米的降落伞自动打开。
问题:“神舟七号”着陆前的最后48分时间内,飞船运动的时间、速度、飞船着陆前48分那时的位置到着陆点的距离,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
想一想:在上述过程中,你还能说出哪些常量和变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三进一步感知常量与变量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㈣、课堂小结,整体感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2.你想提醒同学们在解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3.你有哪些疑惑想与老师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回顾知识的形成、应用,可以让学生对本堂课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㈤、小题训练,当堂反馈。
1.小军用50元钱去买单价是8元的笔记本,则他剩余的钱Q(元)与他买这种笔记本的本数x之间的关系是Q=50-8x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Q是变量 B.8是变量 C.X是变量 D.50是常量
2、. 长方形相邻两边长分别为x、y,面积为30,则用含x的式子表示y为____________,则这个问题中,____________常量;____________是变量.
3、某种报纸每份a元,购买x份此种报纸共需y元,则y=ax中的常量是 ,变量是 。
4、请你赋予式子 一个生活中的实际。
设计意图:通过小题训练,检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知达到,根据反馈信息以便教学计划能及时作出有效的调整。
㈥、作业布置,课后巩固。
1、必做题:书本第106页1、2.
2、选做题:选两道具有探究性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层次性,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中,我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探究知识上,以学生自主探究,分组交流为主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此,我作了如下教学预测:变量与常量的概念是从实例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选择贴近生活的实例,体现出新课程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理念,能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的板书,简洁明了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注意使用彩色笔标:注意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变量与常量
1、变量 例1: 例2:
例3
2.常量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