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
胡老师的《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用全新的教学设计理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术鉴赏课。
自画像是美术作品中表现比较多的一个主题。很多自画像作品不仅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还通过其反映了美术家浓缩的人生,透过美术家的自画像,往往能够较真实的把握美术家的审美趣味和人生理想,甚至还能粗略的勾画出美术家的生活情状。另外,每个不同场景中美术家自我的表达又是不同的,这也反映了文化的影响和地域不同带来的作品上的变化。
在这堂课中胡老师首先从学生的自我表达展开本课的教学,结合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主要思想和内容。比如导入环节从玩游戏“猜测他的人生”开始,通过设问、讨论、交流,总结出:照片是真实的形象,而自画像则是一面镜子,是真实的内心独白,展现了美术家眼中的自己。透过自画像往往能够比较真实的把握美术家的审美趣味和人生理想,甚至还可以粗略的
勾勒出美术家的生活情状。从而引出课题《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本课教学中,胡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通过历史背景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美术家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认识,运图片等直观演示、启发式教学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开展对不同作品的比较和作品的评论。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努力做到课堂欣赏教学与组织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鉴赏能力,帮助更好的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美术自画像题材的欣赏课以前很少听,但通过观摩胡文洁老师的《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收益匪浅,就像胡老师课题小结中所说:“透过艺术家的自画像往往能够真实的把握艺术家的审美意向和人生理念,甚至还能粗略的勾勒出艺术家的真实生活境况。因此,无论是正面的表现还是侧面的形容都传达着艺术家的人生信息。也因为这样,在照相技术、数码技术泛滥的今天,肖像艺术之所以还能长存与发展延续,就是因为: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相关阅读推荐:
›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