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花儿与少年》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花儿与少年》一课。《花儿与少年》(民乐合奏)由作曲家吕冰创作于1956年,系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调》改编而成。笛子独奏《花儿与少年》整个编配充分运用了竹制乐器的特点,使乐曲更具有民族特色。本课力求在活动中感受、体验乐曲中各段落拍号、情绪的变化,并能运用肢体语言、舞蹈动作、打击乐器等方式表现出来。 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欣赏《花儿与少年》,采用分段聆听的方式感受和体验
乐曲中各段落的情绪与拍号的变化;2、能够听辨出不同的乐段,并能运用肢体语言和打击乐器等方式表现出来。本课的重点在于听辨不同的乐段,体会情绪与拍号的变化;难点是参与到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不同乐段的活动中来。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本单课的教学环节如下:
对比欣赏:
听《姑苏行》片段,说出是什么主奏乐器?音乐带给你什么感觉?
听《花儿与少年》片段,说说:同样是富有表现力的民族乐曲笛子,这段音乐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如果以南方和北方来区分音乐的话,哪一个更像是我国西北部的音乐?
师: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我国的西北部,特别是在甘肃,宁夏和青海一带,都流传着这样的一种民族音乐,我们把它叫做“花儿”。早先,花儿是代表青年女子的意思,后来就变为山歌的一种体裁了。
1、揭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笛子独奏的《花儿与少年》。
2、初听第一部分的音乐,听辨节拍。
3、介绍声势动作,二听,选择两种声势动作,用刚刚一拍的节奏,为音乐伴奏。
4、老师归纳学生的动作,出示声势动作,并集体加入伴奏。(三听)
5、除了都用一拍,能不能变化一下节奏呢?引入一拍和两个半拍的节奏加入进行练习。
6、四听:边听边动,思考,你听到的这段旋律,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
1、一听,第二部分,思考,音乐的节拍和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2、跟老师模唱歌谱。
3、用la歌唱。
4、二听,在第二部分用啦歌唱,集体以身体律动。
5、填词歌唱。
6、三听,歌唱,引导学生加入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思考:歌词唱了几遍?
7、音乐的第二部分,同样是采用重复的创作手法,构成了三拍子流畅、如歌的旋律。
如果你是作曲家,你认为第三部分的音乐会怎么创作?
引出第三部分的聆听:
1、 初听,发现是重复了上面的第一部分的旋律。
2、 但又有不同,你来听这一
段(小过渡),你发现节奏怎么样?可以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示?
3、 二听小过渡,加动作表示。
思考:下面的音乐,可以加入怎样的动作,请你随音乐即兴表演出来。
4、 指导音乐的结尾处,好像
有一句突然变慢了,要怎么办呢?
5、 三听,第三部分,集体表演,关注结尾。
6、现在,我们将这段音乐连起来听一听,你能在每一部分加入不同的动作和表演吗?
1、 花儿这种山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还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同样是《花儿与少年》,下面这一段,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小结:不论是演唱还是演奏,都映现出我们祖国山歌之一的“花儿”那骄人的音乐色彩,仿佛音乐都透着西北人民那高亢、爽朗的民族性格一样。
教学反思:1、学生的音乐素养积累不够,因此给音乐活动的开展和开放度设计带来了难度;2、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容易引起喊唱,这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纠正。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