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挫折》评课稿
何老师 这节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直面挫折”的第一课时。由于他课前认真的分析、把握教材,在教学过程有条理,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教学目标,主要介绍什么是挫折、为什么会有挫折。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积极对待挫折,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新课标积极关注体验性学习,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关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何老师在教学中本着“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理念,努力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主动体验,积极感悟。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 新课
展示情景材料‘令人担忧的初二现象’,设问:看了刚才这个材料,你有什么想法?引出什么是挫折?此问题来自学生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能达到师生交往、教学互动的统一,是一堂课成功的基本前提。
(二)看故事,找原因
“挫折为什么是难以避免的”是本节的教学重点。现在的青少年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而且在家里也是倍受宠爱,因此容易造成青少年一些错误的认识:人生的旅途会事事顺利,畅行无阻。因此这个问题就显得很重要,讲好这个问题也为后面内容的讲解打好了基础。
何老师在此环节设计了四个故事:《小乾旺的故事》《穆罕默德的故事》《洪战辉的故事》《梁健的故事》分别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让学生体会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许多事情都并非一帆风顺,人生难免遇到挫折。课堂上基本能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发言,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教师的点拨,加上学生的回答来完成,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三)情感体验活动
此环节何老师设计了2个活动:活动一化蝶的启示,感受不同态度,不同结果。活动二敞开心扉,共话挫折,通过学生的参与、回忆自己感受体验,树立对待挫折的正确人生态度。进而认识到选择积极和消极的人生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积极地面对做生活强者,消极地面对只能是生活的弱者。此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拓宽校际时空,兼容并蓄,打通课内外的壁垒,呼唤起学生以往的经验和巨大的学习潜能。
(四)歌曲欣赏,深化课题
多媒体播放《真心英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学生从歌声中领悟挫折的积极含义,在歌声中笑傲挫折,结束新课。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不过让学生自己歌唱效果会更好!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知识表现清楚,板书工整,大致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教学,对于实际的课堂应用教学能依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作出及时而富有成效的调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获取知识的快乐。
然而,教学永远是不完美的艺术!因此,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探讨:
1、新课程理念体现面向生活,引导生活的教材理念,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来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启迪。导课材料“令人担忧的初二现象”来自学生实际,但我认为不能真正走进七年级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刚刚从小学升到初中七年级的学生,现在还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型期,他们大多数都是父母的“掌中宝”,从没受过什么大的委屈或挫折。温老师一开始就引入“令人担忧的初二现象”如学生离家出走等,这不能马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当中,如果举‘初一现象’如:七年级学生课程比小学多,学习压力增大,学生一时适应不过来,有些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产生了不良后果等所引发的问题更能走进学生。
2、本课教学何教师能够设置一连串的情景和活动,但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也不够。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很爱回答问题,教师应多注意角落不时发出的另类答案。比如温教师在讲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时,不防不要出示教师自己设计好的四个故事,而是把课中温教师提到的祝福 “万事如意”这“万事”真能如意吗引入,这马上能让学生进入讨论的角色。学生肯定会举出许多他们自己遇到过的或听到的或看到的不如意的事,再从学生例举的所有 “不如意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人生难免有挫折,而不是老师把造成挫折的四个因素带给学生。还时间于学生,还空间于学生,还权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多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挫折的普遍性,从活动中发现挫折的双重性,从活动中激发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
新课程要求打造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希望我们老师能做到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做主。
当然,这只是一些不太成熟的见解,有待大家去探究。
相关阅读推荐:
› 直面挫折评课稿
› 直面挫折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