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活动1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计算的实际问题。基本运算技能的练习,教师要把握好节奏,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区别对待不同学生。
本单元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教材创设了 “捐书活动”“运白菜 “买洗衣机”等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倡方法的多样性。例如,在“运白菜”一节中,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剩余白菜的数量。
2、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 “买洗衣机”一节的第(2)题:“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1台价格是620元的洗衣机,需要攒几个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并联系实际作出回答。3郾注意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在解决每个问题前,教材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的大致范围。在练习中安排了“500元能买回哪三种商品”“妈妈至少买哪几种商品才能获得大礼包”等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课时安排建议: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为8课时,教学时,教师可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捐书活动(1课时)
教学目标:
1.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用图表形式呈现了两所小学捐书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创设的“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建设小学—共捐书多少本”时,先启发学生独立列出算式,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自己尝试算出得数,然后在小组内或班上进行交流。教材介绍了几种方法,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的方法,可以提出来让学生展开讨论,对于方法合理、计算正确的同学,教师应予以表扬。
如果学生对连加的算法理解有困难,教师可用方块图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算法。实际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酸楚得数后,利用它来验证计算结果。
学情分析:
1、 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法运算。本课正是在两个知识点基础上继续学习的。
2、 部分学生具备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利用旧知,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能独立正确进行计算。但同样也有部分学生需要进行学习后反复练习才能正确计算。
3、 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有较多的独立思考空间,以及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重点:结合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加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独立探索出三位数连加的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给你们看几张照片。(课件)
这些年龄和你们差不多的孩子,因为贫穷,只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学习,但他们依然尽着自己的最大努力用功读书,你们说他们这种精神值不值得学习?你们愿意为他们做些什么吗?
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的孩子们也想献爱心,于是他们发起了一场“捐书活动”(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1)看看、说说
出示统计表。看看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修改:先出示建设小学捐书情况表)
(2)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和加法有关的数学问题?
(修改:板书,一二年级捐多少本?一三年级捐多少本?一二三年级捐多少本?)
(3)解决问题
A、列式
B、估算
C、独立计算
D、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4)总结三位数连加的多种计算方法(学生独立总结自己怎么算的)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个问题,“民族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
A、列式:109+102+98
B、估算:110+100+100=310
C、计算:用今天学习的新方法算一算吧!
四、课后反馈练习:(77页练一练的1题,要求竖式计算或脱式计算,检查脱式计算的竖式)
给老师的话:1、今天采用完全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估计的方法来教学,学生思维很活跃。
2、计算的方法也很多,学生能完全掌握多种计算方法。
3、注意有些学生不想写竖式而出现计算错误。
相关阅读推荐:
› 捐书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