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施老师的《分桃子》一课。从课前、课中、课后来看,施老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施老师的课“一路顺畅”,师生配合也非常默契。在评课过程中,有人说这节课上的好,当然也有人谈了自己对这节课学习体会,还有的老师结合自己课堂实例,提出了自己在现实中的困惑。如人民路的杨老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列竖式时出现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错误,不象施老师这节课“完整无缺”。如龙狮中心学校的康娜老师,她认为:老师在讲例1时,也就是施老师在教学生48÷2时先用口算,再引导学生如何用竖式正确书写。康老师觉得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这个“关节点”上,要质疑“加法、减法和乘法为什么在用竖式计算时,它们都是从低位到高位,而除法在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是从高位到低位?”我觉得大家对这次研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大家不仅说得多,更说的深。下面就本节课的学习,我也想谈两点个人见解。
一、情境的利用
情境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在教学中常常起引导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情感。本节课施老师抓住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特点,通过情境法导入新课。如例一和例二,施老师利用学生喜爱的“猴子”为“主角”,紧扣学生注意力。可我觉得,“猴子”虽是本节课的“主角”,但本节课的真正主角还是我们的学生,真正要唱的内容不是分桃子,而是让学生明白“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例一是让学生从口算中感受除法竖式的“形成”,一是教师想让学生明白“48÷2”商的首位为什么在十位,而不是在个位?二是让学生明白除法为什么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进行?为什么商2与除数2相乘的积要写在十位上与4对齐,而不是与8对齐?针对这一习列问号,施老师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感悟。在这里我觉得施老师的想法是好的,她想通过三个孩子上台“表演”,通过四个孩子上台表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明白——“先分什么,后分什么。”这种层次分明的“情境教学法”的确能让学生感知除法竖式的形成过程。对于例二,施老师还是用同一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明白竖式 中的“4-3”余“1”的过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虽提到这个“1”,也许是感觉时间有些不足,结果自己抛出问题后,没有来得及“处理”,就急急忙忙地让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练习,这是教师的一次不该有的缺失。做为课堂中的一个“生成”,要说就要解决,否则就不说。
(提醒:情境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方法或策略,它是为学生学习新知服务的,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可以用情境教学法,但不可依赖“故事”和所谓的”游戏“。因为情境必定是形式。)
二、抽象的背后
抽象背后是具象。本节课施老师的出发点非常好,她是想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明白除法竖式的算理。如让学生上台分小棒子的过程。施老师通过学生对小棒子的”分解“,及前面学生已掌握的表内除法,即口算除法,然后过渡到今天老师所要传授的新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可见在让学生感悟除法竖式算理之前,老师用一个个“具象”做铺垫。由于学生才三年级,从具象到抽象,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难点。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对空间几何是一个盲区,对数的抽象同样是一个盲区。几何整体来说它还有个图形实物做”视角“,对于没有情境的纯数来说,这种算式的出现,学生就是很难自我感悟。这就好比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钱的认知是一样的,学前班的小朋友都会花钱,可是当钱变成一个个数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时,学生书写时不是这里错了,就是那里错了。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数感”。总之,当数离开它应有的”情境“,而变成一个纯数后,学生往往就无法理解这个数的真正含义。
综上所述,施老师这节课整体还是吃透了教材,把握住了学生,值得我倾听与学习。
相关阅读推荐:
› 分桃子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