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分析及重组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宜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应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线。新课程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的意思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框框之内,而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 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基本理念中也明确提出: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因此,为了教学内容与边远山区儿童的生活实际更加贴近,我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并根据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由武汉市教学研究室、华中师范大学组编的信息技术第六册的第18课《我要研究太阳能》、19课《互联网上的“太阳能”》、20课《看看我的太阳能研究》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即在网络环境下搜集、分析、分类、处理自己家乡(龙船调的故乡——利川)的人文、地理、物产等方面的信息。
2、学情分析
《龙船调的故乡》这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和一些基本操作技巧,如:会使用搜索引擎、分类检索和关键字检索、超级链接、会下载音视频信息,能保存网页中的图片和一个完整的网页,能用“剪贴板”保存网页中的部分内容,能把需要的信息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上以及能把查找的资料应用到任务中去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即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收集的所有资料能进行处理、筛选、分析和分类;通过了解家乡(利川)的丰富资源与发展前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家乡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逐步养成用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探究事物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遵循“任务驱动、课题解决”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创设情境(播放由宋祖英演唱的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龙船调》),并提出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研究主课题“我为打造活力利川、实力利川、魅力利川,建言献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分组选择研究的子课题“利川的名胜古迹、悠久文化、丰富物产、宜人气候、珍稀动物、旅游线路”。 学生可拓展选择研究主题,并予以鼓励。形式可以多样,表述要有结论,有资料说明(图片、文字、视频、表格、图表等信息化表现方法等等),说明意义。在学生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每个小组提出一个最想去研究的课题。在情境和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课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和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搜索方法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贯穿着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学生各有分工,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有用的信息。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信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结合边远山区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参差不齐,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义,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信息的筛选、整理、加工、分析和分类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同时,接受习俗文化情感熏陶。
(2)通过了解家乡(利川)的丰富资源与发展前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家乡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逐步养成用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探究事物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Internet查询、收集信息的习惯; 通过网络资源这一途径,对家乡(利川)资料进行收集。通过合作探索研究、分析,通过小组的交流、团队的协作,来深入了解家乡(利川)的丰富资源以及发展前景。
2、教学难点:通过网络资源途径研究家乡(利川)的基本情况,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来确立本课想开展研究的问题。并能最终解决主课题。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利川名歌《龙船调(宋祖英.唱)》;多媒体投影仪,网络教室(一人一机),全部接入Internet。
六、教学实施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尝试引导学生置身于网络这一开放的信息化资源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探索能力。
(一) 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首先播放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龙船调》,并告诉学生《龙船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25首经典民歌之一;《龙船调》曾乘着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清新亮丽的嗓音,飞进了悉尼歌剧院,飞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其目的是为了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出明确的研究主课题:“我为打造活力利川、实力利川、魅力利川,建言献策”。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豪感。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任务一——选择研究的子课题
围绕“我为打造活力利川、实力利川、魅力利川,建言献策”这个主课题,制定研究问题的计划。引导学生分小组选择研究的子课题:“利川的名胜古迹、悠久文化、丰富物产、宜人气候、珍稀动物、旅游线路”。 学生可拓展选择研究主题,并予以鼓励。形式可以多样,表述要有结论,有资料说明(图片、文字、视频、表格、图表等信息化表现方法等等),说明意义。在学生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每个小组提出一个最想去研究的课题,然后进行组内分工,自主探究。在情境和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课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和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任务的完成,驱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组 别
|
研究的子课题
|
第一组
|
利川的名胜古迹
|
第二组
|
利川的悠久文化
|
第三组
|
利川的丰富物产
|
第四组
|
利川的宜人气候
|
第五组
|
利川的珍稀动物
|
第六组
|
利川的旅游线路
|
(三) 合作探究,体验成功
学生按自己刚刚选择一个课题作为今天的研究项目。教师建议学生可以进行合作研究,成立学生研究小组协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
任务二——加工处理信息
(1)任务启动:把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加工,把自己需要的内容保存到下表。
组 别
|
研究的问题
|
文字、图片、视频信息
|
第一组
|
利川的名胜古迹
|
|
第二组
|
利川的悠久文化
|
|
第三组
|
利川的丰富物产
|
|
第四组
|
利川的宜人气候
|
|
第五组
|
利川的珍稀动物
|
|
第六组
|
利川的旅游线路
|
|
(2)操作指导:学生在保存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时,可以将鼠标移到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上单击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再打开word新建一个文档,将光标定位到新文档中,通过“粘贴”命令,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就被复制到word文档中去,再保存word文档。教师操作演示。
(3)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去尝试新的创作,同时上课环境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这样就使得学生除了获得老师提供的信息资源外还可获取大量新的信息,通过整理加工形成自己所需的信息。
(4)信息反馈:学生将搜集到的各类信息填入老师布置的表格中,形成一份调查报告,以小组合作汇报或展开答辩会等形式。展示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与语文学科知识的结合,通过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我对学生调控过程中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让学生都能完成任务,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在探究中,学生肯定会有许多失败,正是在失败中找到成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在体验中接受知识和习俗文化情感的熏陶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学生在展示成时,教师多给学生扬长性地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通过搜索、整理,同学们知道了谋道镇水杉王被植物学界誉为水杉活化石;还知道了在家乡拥有“名冠全球”的坝漆等等。深深地感受到了利川文化深厚,物产富饶,利川真是名符其实的“歌舞之乡”、“黄连之乡”、“莼菜之乡”、“坝漆之乡”、“山药之乡”,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进一步了解宜(昌)万(州)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利川段的兴建情况,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通过对家乡(利川)的丰富资源与发展前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家乡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拓展延伸]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所以整堂课我都将学生置于“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中。但是一堂课的结束不应该是解决掉了几个问题,而是让学生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从而引发更多新的思考。
[学生活动]:为利川的发展和建设,建言献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
最后用1~2分钟的时间简单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提升,并对学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对学生在网络中产生的新问题到下一课再次展开研究,让研究再次深入,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习惯。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课是对任务驱动和基于Internet资源型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的一次尝试,教师由学科专家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树立了一种教会选择的观念,调整自己的角色,从教会顺从的训导者变成教会选择的指导者。学习的主要资源不再是课本,而是Internet这一拥有相对无限信息的资源,学生更注重问题研究,强调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引发更多新的思考。由于学习是由学生的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控制的,因此我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信息资源的特点,指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最直接相关的信息上,以最快的速度,查找最准确的信息。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语文、社会、自然等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网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整堂课我都将学生置于“情意、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中。
4、赏识教育法的运用。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这节课中我很“放”地让学生去学习,在探究中,学生肯定会有许多失败。正是在失败中,找到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5、分层教学的实施。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我对学生调控过程中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让学生都能完成任务,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因为本节课的特点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基本知识学生已在之前学习过,因此本节课,教师讲解少,主要任务是适时适当对学生加以组织调控,所以我留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让他们去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逐步养成用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探究事物的良好习惯。
总之,我的侧重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对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协调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用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探究事物的良好习惯。
相关阅读推荐:
› 湖北版小学信息技术 龙船调的故乡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