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家园》反思
在品德教材中,有不少关于地理方面的内容。每次教学时,我都会困惑重重,如何将地理类品德课上出“品德味”?带着期冀,我反复听了特级教师池昌斌老师执教的《我们的地球》,真的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名师的课堂震撼人心,如果只是简单的模仿,是不能很好地诠释我们这个版本教材的内容的。在认真思考,反复打磨的过程中,我日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课堂亮点。
一、情境创设要引起学生共鸣
教学中,我设计了“了解地球是个球体”这一知识点,经历了两次修改。
1稿:听“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录音——阅读“航海日记”——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2稿:播放听“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视频——拓展“郑和下西洋”的资料
反思:学生仅凭听录音和阅读材料不足以感受到航海的艰难;在地球仪上走一圈,虽然体现了小组同学的合作,但是因为寻找相关地点比较繁琐,而且不利于组员清晰观察,所以只是表面的热闹。而播放直观、生动的视频,可以弥补以上不足,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思考、感受,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视频的时候,一定要经过精心的选择、处理,将最能突出本课重点的精粹内容保留下来,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二、情感熏陶要巧妙借力
池老师认为:要上好地理类品德课,并在教学中体现他的品德课特质,最重要的是此类课程的设计要在引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深度感受地理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地理奥秘的欲望。如何“深度感受”呢?在和教师一起研讨的过程中,我终于理出了两条线:
一是在引导学生欣赏地球上不同地形的美丽风光时,感受地球的多姿多彩,并由衷地发出赞叹:“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二是在了解“世界之最”的过程中,巧妙融入“中国人征服珠穆朗玛峰”的历程,让学生感受中国人的进取精神。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总结出“爱国精神,不服输的精神,永不放弃的精神”等,使情感得以升华。
三是在课堂小结时,让学生谈自己的梦想,紧扣时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梦想,从而共同融入“中国梦”的追梦之旅,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一颗自由探索的心灵。
三、利用学具合作探究
在调查学情的时候,学生告诉我,在科学课上已经学习了地球的相关知识,但是感受并不深刻。本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原则,课中我设计了二次利用地球仪探究地形地貌的环节,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学生在“摸一摸,转一转,找一找”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课堂上,学生们的小脑袋凑在了一起,“高原、平原、海洋、冰川”等内容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以破解。
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短板”。一是,地理知识储备不足,为了掌握相关信息,只能“恶补”一通,这就提醒自己,一定要多方面涉猎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二是,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的内容较少,“生活化”这一特点还需要强化。三是,教师语速还是偏快,手势幅度还是偏大,不够稳重。在这次磨练中,我既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也确定了奋进的目标,为乘胜追击打下了基础。
相关阅读推荐:
› 湖北版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美丽的家园——画图的使用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