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4-10-25 06:2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践行党的宗旨
- 公告:
增强党的宗旨意识 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学习交流会上的发言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通过认真学习党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有关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材料,通过对照先进典型、专家辅导报告、参观“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学习考察、多次中心组联组学习等方式,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积极深入思考,对不断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要深刻认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群众观和党的性质、宗旨在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来,要求我们始终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更加自觉地维护群众利益,更加主动地凝聚群众智慧;到群众中去,要求我们在深入群众中更密切地联系群众、更有效地服务群众,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
一是从党的历史来看,牢记党的生命和力量来源于群众,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夺取政权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领导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到从一诞生起(当时只有50几名党员),就植根于人民,重视发动群众、做群众工作,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去年筹建博物馆时,在瑞金重温毛泽东同志1934年1月写的文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还非常生动具体地写道:“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叫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正是紧紧依靠群众,我们党才不断取得胜利,才有“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去年筹建博物馆时,听说《解放战争》一书讲述的王树声大将的感人故事)。
革命战争年代不能脱离群众,和平年代也不能脱离群众、淡忘群众的重要性。1949年3月,全国革命胜利前夕,毛主席就提出“进京赶考论”、“不做李自成”,强调“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所抛弃。”今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视察时指出:“革命时期我们同敌人作斗争,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的保护和支持,党执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我们必须改进作风,只有这样才能牢牢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获得人民真心支持。”
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对战争年代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缺乏感性认识,对改革开放年代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缺乏深刻认识。苏联亡党亡国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脱离群众的危险警示我们: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始终不渝地贯彻。
二是从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发展来看,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需要准确把握其全面而深刻的内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党章》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群众路线最深刻的内涵,不能只理解为方法、途径。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是在革命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最初是指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毛主席1943年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945年七大修改党章、1956年八大修改党章时,形成了“两个一切”、“一来一去”的表述,是目的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第三层涵义,是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阐明了我们党的目的是要团结、组织、领导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奋斗。毛主席1948年指出:“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应当是: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这就说明,党不仅要领导群众去实现自己的利益,也要善于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深刻领会、切实践行。
只有从理论上充分认识,行动上才能更加自觉。党的群众路线集中回答了党“为了谁”的问题,就是“一切为了群众”;回答了党“依靠谁”的问题,就是“一切依靠群众”;回答了党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问题,强调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路线和领导方法;回答了实现党的使命任务的根本途径问题,就是把党的正确主张即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现实。
三是从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践行群众路线要在作风上做到知行合一,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我出生在农村,从村小学、乡初中、县高中再到上海就读研究生毕业,在大学入党,在街道基层工作了五年,长期以来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成长。但不能自以为来自农村就懂得老百姓,不能自以为身在基层就在群众之中,不能自以为有学历和理论知识就掌握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立场。通过这次学习教育,对照反对“四风”的要求、“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感到还是很有差距的,特别是党内严格的政治生活锻炼、实践锻炼,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需要不断地修身修炼、不断地提高党性修养。
二、要深刻认识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是坚持和发展“凝聚力工程”的传家宝。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20年前,“凝聚力工程”从“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百”精神起步,逐步成为访贫问苦的“送温暖工程”、心系群众的“实事工程”、凝聚社会的“民心工程”和促进和谐的“基础工程”,从“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向“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再向“更好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不断迈进,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拓展,始终扎根于社区群众之中。“凝聚力工程”是党的群众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在基层的实践探索,本质是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主题主线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是坚持和发展“凝聚力工程”的传家宝,自觉地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到“凝聚力工程”中去,要突出“五个方面”。
一是站稳群众立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如何对待群众,反映着党员干部的立场和宗旨。胡锦涛指出:“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站稳群众立场必须体现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根本利益上来。”“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充分认识并始终坚信人民群众实施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一基本判断。要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筑牢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根基,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20年前,街道党工委带领机关干部,把脚从办公桌下抽出来,走到特困群众中去嘘寒问暖,就是心里想着群众。20年来,街道党工委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拓展“凝聚力工程”,就是一心为了群众。过去是这样,今后更须努力。荣誉让华阳人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能自满,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更要鞭策我们为旗帜和荣誉而战,牢记宗旨,坚定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发展“凝聚力工程”。
二是增进群众感情(心里要有一本群众疾苦的明细帐)。
总书记讲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说到底就是一个感情问题,就是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之情。对群众的感情,是在和群众的相处中得来的,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否则难以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难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要真正从感情上贴近群众,从心理上贴近群众;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群众把我们看作希望,当干部的决不能让群众失望”。群众疾苦知多少,心里要有一本明细账。要坚持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才能了解社情民意、服务群众需求。20年中华阳历经三次大动迁,从老旧城区逐步转变为混合型社区,呈现出居住房屋、商务楼宇、少量棚户简屋并存的混合型城区特点,目前商品房占所有房屋面积的40%,售后公房占12%,直管公房占12%,其他性质房屋占36%;社区各类人员密集交汇,分为一般群体、困难群体和优势群体三类,其中“老少特困白”成为社区特有的重点对象,目前实有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23.2%(23191人)(另:占户籍人口27.8%,21965人);青少年占5.48%(5526人);困难群体占3.48%(4767人)(低保1757人、精神病人531人,独居老人986人,重残无业205人);特殊群体占4.13%(4120人)(吸毒288人,矫正对象34人,刑释解教138人,闲散青少年67人、信访稳控对象16人,新疆回沪127人);白领占33.6%(33550人)。要坚持面对面、人对人的走访,了解社情民意(举例:四大天的故事、为民服务也要讲效率的故事);健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网络;要坚持结合重点任务重要节点走访联系群众,将普遍走访与重点走访相结合,做理顺群众情绪、服务群众需求的工作。
三是为民办好实事(用心用力为群众办事)。
总书记强调,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要把办实事作为立足点,办实事才能赢得民心。常言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看干部,就看是不是办实事、能不能抓落实、解决实际问题。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即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让、无私奉献的精神,重温电影《焦裕禄》,又受教育感动),其中蕴含着他对群众的朴实而真挚的感情。社区基层就是要多做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打实的事情。“凝聚力工程”在华阳20年的实践探索,也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历程,体现在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问题(举例:持续推进旧区改造民生工程,以群众工作的方法推进旧改);体现在不断完善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现在因地制宜推进民生服务项目。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办实事也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从“为群众作主”向“让群众作主”转变。以前是党和政府“为民”办事,现在则要更加充分地发动群众,让群众充分知情、一起参与,通过决策听证会、矛盾协调会、政务评议会等居民区“小三会”制度、多种自治载体等,在居民参与、协商、决策、监督中,发动群众当家作主共办实事。
四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总书记提出,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做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要把提高能力作为关键,要有想法,更要有办法。办法来自于实践,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凝聚力工程”20年来,党员有效发挥作用,基层党组织活力不断增强,居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但伴随经济和社会转型,“凝聚力工程”也面临着“五大变化”:一是社区形态从老旧城区转变为混合型社区;二是服务对象从特困群体到户籍人口再到实有人口、实有单位不断拓展;三是工作指向由托底保障转变为引领构建社会;四是管理方式由垂直型的社会管控转变为扁平化的社区治理;五是干部队伍新老交替、有待磨砺。面对新变化,我们要更加注重党建引领,加强“三基”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有作为、敢负责,夯实基层基础基本。我们制订实施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居委会建设、居民区自治载体建设、社会组织建设以及社区干部人才建设等五个《三年行动计划》,传承行之有效的老办法,做实富有成效的现有办法,探索务实管用的新办法,注重运用民主、法治、科技等方式做群众工作;注重运用法律制度、公共政策维护群众权益;注重运用新型组织动员方式,发动社会力量做群众工作(举例:李旭明的故事),想做事、能做事、做得成事,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五是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关心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要着重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贵在持之以恒,难在坚持不懈,要靠长效机制来保障。“凝聚力工程”之所以能20年坚持下来,是一项工程而不是一项活动,在于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我们建立了服务型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三项基本机制:一是了解掌握群众诉求机制;二是回应解决群众诉求机制;三是实施评价激励机制。像20年前,街道建立了四大天入户关怀、干部走访联系困难户、就业一周承诺、缴纳特殊党费、帮困基金、社区单位助养等一系列机制,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20年来,针对社区的新变化,我们又探索形成了一批新的关心服务群众的机制(举例:以三个日志对应三个实有)。结合当前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形成了6项新的工作机制:建立社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及时全面了解社情民意、服务居民需求;建立社区公共安全运行机制,服务保障群众的公共安全;建立社区综合服务机制,努力使群众更好地共享社区服务;建立社区稳定“三预”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社会动员参与机制,以区域化党建引领区域化共治;建立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机制,探索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举例:繁花之上送菜慰老)。
“凝聚力工程”走过20年,伴随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又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积极探索和实践“问百家需、解百家忧、聚百家力、圆百家梦”的新“四百”精神,围绕市党代会提出的“更好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目标要求,与时俱进地发展“凝聚力工程”,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党的群众工作的水平,让生活和工作在华阳的各类人群过得更好、发展得更好,共建共享和谐社区、幸福家园。
三、要深刻认识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是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肩负起在社区治理中贯彻群众路线的责任和使命)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实,就是要坚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这是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清廉,就是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自觉落实“三严三实”的要求,以严实律己、以严实服人,做一个敢负责、有本领、能担当的社区工作者。
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是当前社区工作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社区工作者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习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会议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就是说治理模式应从传统的统治、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其核心是尊重人民群众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更加深入群众。就是要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需求,全方位地直接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是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区治理的基础。要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坚持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弘扬老“四百”精神,实践新“四百”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二是更好服务群众。就是要多层面协调解决群众利益诉求。要更好地落实公共政策、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在参与公共法律、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多从小事、具体事做起。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做好群众工作,重点是要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要把服务群众与教育群众结合起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公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同时,对群众中的不良现象和不合理诉求进行教育引导。
三是更有效组织群众。就是要多样化地提高基层社会组织化程度。要善于运用新型组织动员方式,组织社会力量做群众工作,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慈善。要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社区群众团队、群众自治载体,提高基层社会组织化程度,在“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再变成“组织人”、“陌生人社区”变成“熟人社区”再变成“主人社区”的新型社区变迁和治理过程中,发挥引领、服务、凝聚的作用。要更加注重价值引领,以共同价值、共同利益为纽带,用好行之有效的社区治理制度、机制,探索创新新办法、新途径,发挥制度在社区治理中的保障作用。
四是更善于发动群众。就是要多方式地接受群众监督,发挥群众的监督和评估作用。要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要善于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机制整合资源、治理社区事务,运用群众办法解决群众问题,重视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形成政社互动、合作共治的局面。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开展群众工作,更有效、便捷地提供服务、扩大群众参与,支撑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