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教育随笔

做一个行者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0-07-19 14:34: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坚定地做个行者
实验中学房教凤

走到今天的教育,它所赋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理念更为深邃和凝重,面对思想活跃,自诩已经长大去时常表现出没能顺畅地度过断乳期而在求学路上艰难行走的孩子们,我的心情就会变得复杂。 和学生们一样,我也常常在教与学之间、在教与导之间苦苦探索。于是在送走一茬又一茬学生的时光中,在解决学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我也感受着自己在行走中的成长。
田新是我们班最好动的一个孩子。开学第一天,尽管他已经竭尽全力地要给我留一个好印象,我还是发现了他的问题。无论是队列行走还是站军姿,他都没有纹丝不动的时候。不是抬头望天就是撅嘴眨眼,不是两手乱抓就是歪着脖子满哪看,天哪,终于保持直立姿势了,再一瞅,两个脚后跟在那儿蹭呢!就这样一个孩子,在我们选拔去东坟体育场的翻牌队员时,两手举得比谁的都高!我有些发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代表学校啊,怎来的半点疏忽?到底让不让他去呢?“非常感谢大家,都愿意为班级、为学校做贡献。我们人员很充足,有没有哪位同学认为这件事自己做起来会很难,没有把握作好?”一边问,我一边注意田新。我想偷偷地看看他的反应。他真的有些犹豫了。只见他想举起手,又放下,手掌开始在桌子上蹭来蹭去。他去,我有些担心;他不去,我又有些不忍心。还是让孩子们一起决定吧。“我们班现在有一个同学,非常想为班级分担,但又有些没信心,怕影响班级和学校的荣誉。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同学们马上就猜出了是谁,笑着真诚地喊到:“让他去吧。他肯定能作好!”田新也笑了。观众席,经常会听到小小的声音在提醒他:别动。别说话。一天坐下来,田心幸福极了,同学们互帮互助,更加团结了。看来,解决学生的问题,不动点脑筋是不行的。
我们班有名男生,下课第一件事就是站在门口接水,也不管教室里的老师和同学怎样出去;上课铃一响,还是去接水,也不管外面的师生怎样进来。老师讲课他就侧身坐,时时刻刻嘴都不闲着,有时还自言自语。一做操丢丢当当,浑身无力。刚开始,我一看到他就觉得心里忙叨,怎么能这样呐?每次和他谈话,他还不服气,没做错什么呀。我倒为难了,怎么办呢。后来他妈妈告诉我他特别孝顺,军训时不让人家坐他的床单,怕妈妈身体不好,洗时累着。我赶忙抓住这一信息,一谈话就肯定他的孝顺,然后再如此这般地说道说道,每次都弄得他泪流满面。两次过后,有了一定的效果。可是,再谈话还提床单、还说孝顺的事吗?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根弦,哭确实能说明他有所认识,但拨动那根弦就一定要点击他的泪腺吗?就不能在充分保护其自尊的前提下笑着、愉快的解决问题吗?又是他妈妈打来了电话,询问他是否有早恋问题,因为每天5、6块蛋糕都吃光了。他对妈妈的解释是“给女朋友了,一人一块”。我告诉他妈妈,担心是多余的,他是不会早恋的孩子。但我却想以此为由头与他深入接触。在走廊里,我悄悄拽过他:你究竟有几个女朋友?5个?还是6个?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别听我妈瞎说”。那天,第二晚自习同学们都在静静的学习。惟有他抬起头来,笑嘻嘻地看着我。我就用手势问他:5个?他笑着摇头,并马上偷看四周,看是否有人发现我们,又转头看我。我又打手势:6个?这次他趴在桌子上,使劲憋住笑。我也偷着笑。这番交流没有一点声音,但那种愉快的感觉、心灵的沟通,应该是我俩之间最愉快的也是最值得回忆的一次。自那以后,他对我少了排斥,多了亲和,自然就乐意接受我的建议。
一天早自习的时候,我接到政教处范主任的任务,由我们班来组建一个49人的方块队,代表实验中学参加本溪市大,中专学生运动会。我非常高兴能为学校做点什么,但一想到我们班的有些孩子,想到他们平时的娇生惯养,要么肥肥胖胖,要么弱不禁风,我不禁有些担心:他们能愿意去接受这个任务吗?他们又能承担起这个重任吗?
走进教室,我故作神秘地说:“嘿,快停下来,我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们。”学生们放下手中的书本,瞪着眼睛等我说话。“我听说咱们学校要组建一个方块队,参加市运动会的开幕式,准备在初二选一个班去。”“老师,那还说啥呀,选咱们班呗!”“对呀,就咱们班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喊起来。眼看者他们情绪逐渐高昂,我继续加强攻势:“那可不是说着玩儿的,那可是代表实验中学呀。”“知道。”“那得训练。”“训练就训练呗,没问题,老师。”这会儿,时机可真要成熟了。我继续煽风点火:“训练可累了,我不舍得让你们去。”他们可能实在是嫌我太罗嗦了,“哎呀,老师,你快去申请吧,俺们肯定行。”就这样,我终于“费尽力气”为班级“争取”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异常兴奋,训练时自然是分外用心,代表学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在这次活动中,我作为教师,没有把任务强加给学生,而是关注了学生的能动性,尊重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真正调动了学生内心身处对学校及班集体的热爱之情,在“训练很累”这种困难面前,他们毫不畏惧,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帮助我完成了学校要完成的工作。
在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那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专业知识都很丰富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靠的是专业知识,而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多元智能理论也告诉我们,孩子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并不仅仅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看重的文化课成绩,还应该包括空间智能等七项智能,其中交际能力也是其中的一种。任何人都应该去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我们恰好有了这样一个机会。
“拖堂”对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件头疼的事。提醒老师下课吧,老师正讲得神采飞扬,而且往往只差这一两句话,一两个知识点,一两道小题,不,看看讲台上辛苦耕耘的老师,真又怕伤害了他们的好心;而不说,只是静静地等着吧,心里委实又不舒服:因为毕竟一节课又一节课,自己也是很辛苦,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处理一下私人问题,再活动活动手脚,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矛盾中,我们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天又一天。
这一节是我的英语课。下课铃响,我似乎浑然不觉,继续慷慨激昂,一个男生在下面嘟囔一句:老师,下课了。我心里非常不舒服,尽管努力不去想,还是一下子兴致全无。我的表情明显在告诉他们,谁没听到吗?还用你们告诉?甚至还有一丝的委屈:臭小子,我又为了谁呢?不知好赖的家伙。当然也只是片刻的不悦而已,我马上恢复了清醒和理智:每个教师都面临着这一问题,这种情况必须马上解决。
我直白地告诉孩子们:老师拖堂,耽误你们的休息时间不对。但是你们的态度和做法也不是很合适。我不喜欢这种方式,科任老师会更难以接受的。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也请你们多考虑老师的感受。
经过大家的多次尝试,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办法,下课铃响,由班长举手起立,面带微笑,恳切地请求老师,“老师,让我们一起休息好吗?”虽然语句定下来了。为了让老师听时没有反感,能舒服地接受,我们进行了多次练习,当班长最后一次练习时,语气真诚,恳切,态度谦恭,我情不自禁地回答了一句:“好吧,休息吧。”
“老师,请让我们一起休息吧。”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表达了学生们对课间休息的渴望,对自身权利的维护,更表达了他们对自己辛苦工作的老师们的尊重!当然,为了能让老师们更加愉快的接受,我又提前向科任老师做了解释,她们也很欣然接受了。
有一次,数学老师在打完铃后,刚想继续讲,马上意识到可能被提醒,立刻说:“下课了吧?下课。”同学们会意地笑了,老师也笑了。短短一句话,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不正是交际的魅力吗?
与学生朝夕相处,自以为对他们了如指掌。可有时出现问题,却做不到拿准钥匙,开一把锁。究竟原因在哪里呢?
一天,听朋友说起他的儿子。上音乐课时,他总是不能大大方方地张开嘴唱歌。看着他每次嘟嘟着小嘴,听着他不大的声音,老师总想鼓励他。“唱歌前你想象一下,眼前有一个又红又圆的大苹果你一咬就能张开嘴了。”不想话音刚落,孩子就跟上一句,“老师,我还是想象炸里脊得了。”原来,孩子爱吃肉,肉才是他的真爱。听到这里我不禁想,我们总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事实并非都如此有时自己喜欢的并不是学生喜欢的;而自己讨厌的,也未必就是学生所讨厌的。我开始了解学生的习惯,希望他们告诉我他们心情不好或遇到困难时最需要我做什么。于是课堂上同样是在桌子上趴着的同学,这一位我会拽一下他的胳膊,那一位我会弹一下他的大脑嘣,而另一位我只须在他面前静静的站几秒钟;同样是伤心难过,这个我可以递上一张面巾纸,那个阴云笼罩,我装腔做势地追放几颗催泪弹,帮他释放算了,而另一个愁眉不展时只须我一个灿烂的微笑;同样是获得可荣誉,有的需要在全班面前大肆表扬,然后欣赏他因兴奋而涨红的脸庞,有的则只能竖起大拇指,扬起眉毛,告诉他真棒……不为别的,只因他们是不同的生命,有不同的生活体验,更有着不同的需要。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堂上总免不了机械的操练和练习,经常会有枯燥的感觉,长此以往师生关系必将趋于平淡,学习情趣也受影响。怎样为学生增添些乐趣呢?那就是贴近生活,选择适当话题,让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欣赏登上课堂。一次,在教授形容词最高级的时候,我拿我们班的三个女教师做比较:白老师很漂亮,高老师更漂亮,房老师……(我停顿了一下)最漂亮。我一本正经地说着,可学生们开始窃笑,因为谁都知道在这几个人当中,我既不年轻更不漂亮,但他们还是为我的勇敢起劲地读着这几个句子。“背下来”我强行再提要求时,他们开怀大笑了。“Isn’t it true ?”(“难道不是真的吗?”)我问得特别认真“Yes, it is.”(“不,是真的。”)他们齐声回答。我假装有所明白,检讨道:“我可能稍微有点骄傲。这样吧,重新造个句子,这次我做原级。我,房老师很苛碜,”他们继续喊道:“高老师更苛碜,白老师最苛碜”。就这样,他们接受了枯燥的语法句型,也更加喜欢我。因此,我想说,适时来点“不”芳也“赏”,在成人看来可能不知天高地厚,在学生们中间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虽然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实际生活中还是免不了对他人的挑剔,也免不了对自己的责备。我曾为自己所说过的一个错别字,面红耳赤;为无意间一句不合适的话语彻夜难眠。而当我学习新课程后,对此有了新的认识。是啊,可以允许教师犯错误嘛!当然我并没有因为知道这句话,而对自己放松要求,对学生不负责任,相反,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了,师生关系因此更真诚。平日里开玩笑总是故意说错字,结果就是在正式的场合,有时竟分辨不清哪个是对,哪个是错。一次教唱英文歌曲《Sealed with a kiss》:中文叫《以吻封缄》。我顺口读出以吻封zhēn,下课时,几个孩子从我身边走过,悄悄嘟囔着“jiān ”,老师,念“jiān”,看他们一个个又要维护我的面子,又要帮助我,那种神秘兮兮的样子,我倒笑了。多可爱的孩子啊!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交待。第二天一上课,我就向他们表示感谢:“昨天,老师读错了一个字,请大家改过来jiān读一遍”,大家跟读了一遍:座位里的那几个人笑了。“老师读错了字,真不好意思,让大家为我操心了。请大家这样想:维娜斯因有一条断臂被称为美神!房老师因说了错字才更加有魅力!”学生掌声响起。自我解嘲帮我少了尴尬,多了冷静与坦然,师生关系更坦诚,更融洽
著名教育家佩斯泰罗奇说:“教育的主要原则就是爱。”而教师这种博大的纯洁无私的爱首先是以了解为前提的。了解学生,才能教导学生,才能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不知从何时起,面对学生材料簿上的那简单的几笔介绍,心里有些没底,尤其是中考前,这种感觉越发的强烈,孩子们要冲刺中考了,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对。我必须去不放心的那些孩子家里瞅一瞅。我的家访对象是那些情绪不稳定、成绩波动大的孩子,远至唐家、消防,近至紫金,东明。家访的一幕幕我至今难忘。唐家的那位男孩,平日大大咧咧,送我上车时,一本正经地说:“老师,这下你就放心吧”。紫金的男孩,每天中午都得迟到两、三分钟,这次我终于知道他的家有多远;东明的一个男孩三口之家租着一室破旧的楼房,三个人挤着一张双人床……昏黄的灯光,湿暗的墙壁,映着孩子倔强的面庞;高中附近的小男孩给我上了最为生动的一课。 初二接班时我发现他迷恋游戏, 成绩在七百名左右。他很聪明,但学习目的不明确,而他的家长也并不重视,相反非常溺爱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家长不积极配合,而孩子在学校受一丁点委屈,家里便大动干戈,家长的溺爱无形地对我们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孩子的任性和逆反情绪溢于言表,他似乎是中考的旁观者。
我敲开了他家的门。家长又买水果,又买饮料,热情中隐含着些许不自在,这哪里是当时那个过于溺爱孩子而不讲道理的家长啊!孩子也一改往日的不在乎,恭恭敬敬地站在我的面前,一会儿递水果,一会儿拿饮料。我和他谈的并不很多,但我明确地告诉他,他在我心中有多么重要以及他升高中的希望。环顾他的家庭状况,我嘱咐家长马上换掉昏暗的小装饰灯,安上明亮的日光灯。家长感激不尽,临走时,硬是给我带上饮料和一只大芒果。
第二天中午,我正在批卷纸,这个孩子笑嘻嘻地走到我面前,随着一声张嘴,往我嘴里喂了一只剥好的虾 ……我当时只是自然的一声谢谢,其实心里怎能平静?这哪里是一只虾,那是一个单纯的孩子那颗火热的心啊!得知中考成绩后,他喜不自禁地打电话,要请我吃烧烤,家长也一再说着感谢的话。我给他打过无数次电话,但竟不能抵上一次家访的效应。我所走的这一小段路与长征比起来可差远了,我所付的辛苦与爬雪山过草地相比也差多了,但自己内心的那份宁静与满足以及家访所带来的成就感决不亚于长征胜利的喜悦!那是从心里往外地踏实啊!所以,我执着地坚持,在通讯手段非常发达的今天,家访仍然是联系老师、学生、家长的最畅通的桥梁。
我的同事们说,我和家长打电话、谈话特别客气。是的,对于他们,我从心里往外地尊重和感激。孩子是他们的,我在帮助着他们,我为他们全家的希望,而倾注我所有的关爱;他们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毫不吝啬的支持。我们之间是相互理解的,我了解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困难,更理解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无助和对我的依赖,他们当然也知道,他们夫妻两人教育一个宝贝都束手无策,更何况我一人肩上要承载着六、七十人的未来?
家长会上,我不仅仅是向他们汇报班级近期工作和孩子们的成绩,我更把对他们的指导放在首位。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才是孩子安全、健康生活的保障。每次家长会上,我都和家长们共同学习。学习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学习怎样和这些反抗期的孩子们交流,一起学习怎样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怎样把消极的情绪向积极方向转化,我给他们读的那篇《栽一棵烦恼树》的文章,帮助家长们缓解工作、生活上的重重压力,走出自己的烦恼,考试前后,我把戴尔.卡耐基的“万能公式”告诉他们,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情绪;当他们恣意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攀比时,又提醒他们,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应怎样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尊重他的独特性,开发他的潜能,再告诉他们怎样去学会欣赏自家窗前这朵玫瑰,而不遥望天边的玫瑰园……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也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的学生家长们总是心存感激。经常会有一个家长打来电话,“房老师,你嗓子好没?我看到孩子书里夹的那个小纸条了,我知道那是你写的,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对我女儿的鼓励;一次家长会前,学校接到我们班一位家长的一封长达七篇的来信,让学校表扬我是如何尽心尽力照顾他那个离异家庭儿子的……更有趣是,因为羡慕其它女性苗条身材,02年我也加入了减肥者的行列,当时效果非常显著。当时正赶上一个孩子淘气,家长到校来,心疼地对孩子说:“你看你,多让人操心,看你们老师累得,都瘦成什么样了。”尽管我一再坚持,这和孩子没有关系,她还是以为我谦虚,对孩子不依不饶……还有一次,因为做了皮肤护理,脸白得都看不到红润了,家长有开始批评我的学生:看你们老师,累得脸都不是色儿了。
我们班的家长们,在我尊重他们的同时,我不同样享受着他们的牵挂吗?
在外人看来,或许实验中学的 教师个个悠闲自在,似乎撒下的颗颗都是希望的种子,种出来的棵棵都是幸福的花朵,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每天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迎接着各种挑战。刚到实验中学,便我接手2年4 班的班主任,知情的老师好心地告诉我,这个班学生很聪明,但是有点儿活。又有一些同事一见到我就先表示同情:初来乍到的,够你累的了。我才明白:所谓的“有点儿活”其实就是后进生多的意思。我清楚我面临的挑战,但小品中说得好:“没有困难创造困难还要上”呢!更何况后进生真的就那么可恶,那么可怕吗?
约翰•罗而斯指出:评价一个社会,要看如何看待那些境况最差的成员,那么,评价一个班主任,是否也应该看他如何对待成绩最差、问题最多的学生呢?对待这些孩子,我认为,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坦白的说,我并不是自开始就具有宽容品格的人,而是在我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地学会宽容并深深的体会到宽容的乐趣和价值。对于2年4班的一群“活”孩子,我经常操着嘶哑的嗓子,在放学后、节假日不知拨响过多少个电话,提醒他们学习上别掉队,嘱咐他们外出时注意安全;外出打工的孩子我不止一次地找回;在网吧一夜未归的孩子不但找回还得请他早饭;也不记得在教室里操场上有过多少我班大打出手的男子汉;家庭困难的后进生我同样为他们申请补助,帮他们把初中读完;街上巧遇我班一个女生与外校男孩牵手,躲避不及便硬着头皮主动打招呼:“嘿,玩去了!”不等她反应过来,我早已躲到拐角处仔细地偷看;为一个旷课的男生打扫书桌,扔掉满桌子旧报纸,单单在他的书桌里摆好火机和烟盒;看到我的孩子们了吗,而恰恰就是这些已经不能完全听懂一节课的他们,坚强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极力地听会所能听懂的知识,维护着学生的形象,保持着班级的完整。也正是他们在其他同学升学报考期间,付出大量的劳动,默默地做出巨大的贡献,自习课上抬眼望去,总有他们这个朝你微笑,那个在挤眉弄眼,无言无声中,我们交换着师生间最单纯的情感,由此我也读懂了他们内心深处对班集体的依恋。也是在与这些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更坚定了我的信念,其实班级中没有后进生。他们只是在巨大压力中因缺失某些素质临时出走的一批士兵,而只有他们的回归,才能重新造就一个攻无不克的强军劲旅。2003年的中考也清楚的证实了这一点,我们这样的一个班级升入省重点高中的学生率竟能排在全校第四名!这不正是对三年四班任课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永不言弃的回报吗!这不也正是对三年四班后方稳定的报答吗!所以,对这些所谓的后进生除了包容、接纳、感激,我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歧视。
置身于学生们之中,即便还有任你把嘴皮说破,依然冥顽的学生;即便还有用十二分的功,成绩依然踏步的学生;即便还有耕耘后未能收获的沮丧……我仍旧坚定一份信念,执着一种希望:用我知识与爱的经纬不断编织修补这成型的、亦或是断条的篱笆,谁能不信它不会坚如长城。是的,当我的学生倒垃圾连同桶一块倒掉的时候,才有我心气平和:明天拿两个袋子来吧。当一名学生考试违纪的时候,我放弃了声色俱厉,而选择了让他自己选择处理的办法,他平静后诚挚的检讨,赢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工作中,我会偏袒有着生理缺陷的孩子,并教会他如何自卫、还击,我会告诫健全的学生们尊重是怎样可贵的事情。面对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会避其锋芒,而翻遍故纸堆,找来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与他们共同品味其中的思想……常常这么做,常常觉得自己也随孩子们一同欢喜、一块忧伤、一起成长。
因为,行者是不该倦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