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学校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我校参加了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县学习指导检查组和教育党委的指导帮助下,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总要求,以“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质量立校,优质教育上台阶,特色兴校,素质教育上水平”为突破口,传承“育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学校发展需要,以“创省级示范学校、创市级品牌专业、创特色校园文化”的“三创”活动和“学生大发展、教师大发展、学校大发展”的“大发展”活动为载体,组织全校党员特别是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强化领导,创新举措,狠抓落实。
学习调研:为了进一步组织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把握我校发展的现状,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寻求快速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谋划和理清发展思路,做到有的放矢,在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活动中,校党总支积极行动,由党总支书记牵头、总支成员及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专题调研小组,认真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内容和课题,围绕确定的课题,分组开展了调研。各调研小组从9月20日到9月30日,利用一周多的时间,通过深入教学点、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下发调研征求意见表等调研手段,取得了可喜的调研成果。共发放回收调查问卷近百份,召开师生座谈会2次,征集到了学校发展和改革积极建议和意见。根据反馈建议和意见,经过认真梳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合理确定调研课题、人员分工及主要内容
调研内容之一:学校科学管理。赵永成同志负责该课题的组织调研并完成该分课题的报告撰写。调研的主要问题:
①请就学校现行规章制度的科学性谈谈你的意见,哪些是需要补充、修改和完善的?
②影响我校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什么?
调研内容之二:师德教育。赵书华同志负责该课题的组织调研并完成该分课题的报告撰写。调研的主要问题:
①对学校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活动开展作出简要评价
②你认为当前我校师德师风方面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针对
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调研内容之三:师资队伍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赵玲同志负责该课题的组织调研并完成该分课题的报告撰写。调研的主要问题:
①对学校现有师资状况的评价如何?怎样提高教师的素养、能力和水平?
②怎样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怎样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条件?
调研内容之四:学校德育工作。孙静同志负责该课题的组织调研并完成该分课题的报告撰写,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及全体党员共同参与。调研的主要问题:
①对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②本校流失生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学校应该如何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
调研内容之五:学校发展与专业建设。刘昌悦和关微同志负责该课题的组织调研并完成该分课题的报告撰写,电大部、培训部、教务处、专业教师及全体党员参与。调研的主要问题:
①请你就我校“着力解决教育理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和谐发展教育的理念”提出建议。
②请你就我校“专业学科建设”提出建议。
要求每个调研小组在负责人的组织指导下,依据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高度和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活动目标要求,既要总结出学校亮点,更要提出问题所在,以便在调
研过程中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统一思想,正确对待已取成效、存在问题与破解措施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分组调研与汇总梳理,学校党支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调研领导小组经过研讨,形成以下三大共识:
1、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学校取得的成效
在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校领导统一认识,在紧紧围绕“德育为首会做人,技能为本会做事”的办学思想指引下,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本,做到目标明确、科学管理,呈现重点突出、和谐高效,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创新推进,取得
了显著成效。行政管理表现出民主科学、和谐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确立了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任何学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学校管理必须正视这一特性,制定的各项管理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在注重管理的科学、有序的同时,确立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努力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人人兢兢业业做事、事事认认真真做好;人人高兴愉快和谐做事,事事高质高效低耗完成。培养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积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促使每个人充分体现出人生价
值。这样的管理才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
(2)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特色教育思想。为了把学校做强做大,我们以“创省级示范学校,创市级品牌专业,创特色校园文化”为抓手,去实现“学生大发展、教师大发展、学校大发展”,不断的
抢抓机遇,找准学校发展的方向。
(3)确立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学校在发展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使在全方位的管理上有据可依,做到公正执行,但又不失人性化,在处理相关人与事的过程中坚持“合情、合理、合法”,使学校的制度管理不是僵化、死板、苛刻的,做到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与推行情感管理。
2、师德师风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始终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和有针对性,并重建设求实效。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同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实现学校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使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1)广大教职工能做到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纪守法,依法执教。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强制学生购买教学辅助资料;做到无公开滋事、聚众上访以及有影响的群体事件发生;开展好禁毒宣传教育,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不相信迷信,不信邪。
(2)广大教职工能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踏实工作,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能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3)大多数教职工在平时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能自觉加强师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4)大多数教职工能较好地执行学校规章制度。在工作、生活中,能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团结合作,不做有损集体荣誉和不利于团结的事,讲文明礼貌。等
3、德育工作呈现出求真求效齐抓共管的新格局。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师德师风建设,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之根本职责,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更是学生修身立德的灵魂工程师,在学校不断开展师德教育下,学校德育工作已呈现出大好格局。主要表现在:
(1)全体教师心态积极,乐于奉献。同时,都能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开展的“德育导师”与“结对子”等活动,营造了人人参与德育管理的浓厚氛围,在协助班主任班级管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2)科学引导学生会自我管理工作,使我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体系更具特色,学校团委创新开展各项工作,有力推进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我校“三位一体”形成了我校特有学生自我管理特色与校园文化特色;
(3)班主任队伍建设规范有效。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首先,加强了班主任工作的培训与学习,做到经常开展班主任培训与学习活动,常走出去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和请专家来进行管理科学方法与理论讲座;其次规范开展校本培训,德育处每周召开班主任例会,在每周例会上除工作安排与信息通报外,更重要的是加强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的培训、政策理论学习、个案点评与经验的交流等,有效促进了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人能力的提高;三是注重以老带新与领导下班联系指导,加强了班级管理的督促与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效果显著;四是组织开展班主任德育个案研究,突出了德育个案的研究与交流,大大促进了班主任在开展个别教育活动过程的科学性、有效性;五是对班主任客观公正的考评机制,有力推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等。
4、队伍建设表现出机制合理科学推进的良好势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研究对策,全面促进关注教学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有效课堂和教科研建设。主要表现在:
(1)高度关注青年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一方面以人为本,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让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安心工作,钻研业务;另一方面,密切关注他们专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解决。
(2)强化了教研组的建设,做到领导联系教研组督促教研组工作,推动了学校教科研工作。同时,学校广泛宣传,推行推门听课制,进一步推进了教科研工作的实效和有效课堂的深化等。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反思当前存在的问题
领导班子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科学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2)、有待于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3) 、深入专业、深入青年教师及深入教学一线必须加强。
科学管理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师综合评价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科学化。
(2)班主任考核办法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由于我校的班级管理的差异较多较大,班级性质与特点各有不同,导致管理上的难度有一定的差异,但目前对所有班级的考核办法是统一的,对班主任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性有一定的影响,由此也影响了个别班主任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德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学校德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结合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是个别班主任管理理念尚落后,跟不上现代德育观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班级考评过程中的扣分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扣分的旨意是问题的信息反馈的手段,以便促使班级加强管理,而是把扣分与个人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就落后生开展传统的说教和强压,效果低下,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师德师风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尚存。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少,育人意识淡薄。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书,因此只注重传授知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漠不关心;
(2)个别教师的心态消极有待调整。个别教职工对个人的利益过分注重,干工作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缺乏大局观念,在处事与言论中对构建和谐校园有消极影响;
(3)个别青年教师刚走出校门,步上工作岗位,其课堂教育方法、课堂管理经验急待改进和提高;
(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破解问题的措施
首先,通过讨论统一了解决现有问题的基本思路:
(1)、是突出重点。开展活动不搞一哄而起,解决问题不搞形式主义。全体教职员工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每个领导、党员干部,每个年级、处室都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拿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的方案、一个好的工作思路来,要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2)、是力求实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单纯的理论宣传,这次活动重在理论联系实践,指导实践,重点要在实效上下功夫。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家的思路更清晰,使各项工作更好地上一个新的台阶,能让群众看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实效、有变化、有成果。
(3)、是加强领导。学习实践活动自始至终由学校一把手负总责。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全部参加该项活动,将这次活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一抓到底。
(4)、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增强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把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推进科学发展过程作为为广大教职工谋利益的过程。
(5)、要积极创造发展条件,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在办学条件上,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大力搞好硬件建设;在管理上,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改革思路,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有目的的与一两所名校建立联办关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校际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学校管理、师资研训、教育教学研究诸方面利用领导、师生互访开阔眼界,进行探索、交流与合作,并争取最佳效益。
(6)、要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识。要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自觉树立并落实到学校改革和发展当中。一要更新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规划的方向性。首先是认真分析实际情况,明确发展方向。其次是立足现实,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再次是围绕工作核心,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三要规范发展手段,进一步提高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以规范办学行为、管理行为、教学行为、服务行为为方向,切实提升学校各项管理中的运行效率。四要丰富发展内涵,进一步提高远近期发展规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努力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主要对策:
(1)、继续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师德培训与教育工作。要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文件,认真学习贯彻《教师法》、《教育法》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师的职责,确立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个性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和师德水平。
(2)、建立完善师德规范,加强师德监控,实现对教职工职业道德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3)、创新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以“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为重点,深入开展以“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同时要加大对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先进个人的示范作用,形成尊师重教、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4)、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要大力加强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政团干部三支队伍建设。同时还要加大班主任工作考核量化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5)、关心教职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为教职工全面发展搭建好平台。加强师德建设,光讲不行,还要关心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多为他们的成才发展创造条件,多帮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职工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从而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中来。
(6)、要进一步强化强化专业建设。要努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做强做精优势专业,加强专业基地建设,培养专业师资力量。
(7)、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努力提高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一抓升学二抓就业,实现我校教育大发展。
在校党支部直接领导下,通过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与调研,总结了经验,也剖析出了存在的问题,研究出了当前解决问题的对策。全体班子人员通过这次学习与调研活动,学校领导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听取群众的意见作为决策依据的意识明显增强,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教师党员的大局意识增强,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形成了良好的校风。虽然,学校当前还有许多困难和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坚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和用好人才,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现有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都会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破解,学校一定会沿着和谐特色的办学方向走向辉煌。
(五)、开展活动的建议:学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应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穿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学校安全卫生管理过程中;落实在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班主任及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设施设备建设上。让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科学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
同志们:
大家好!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到今天已经进行了一半时间。此间,我和职能部处的同志调研了23个教学单位,掌握了一些新情况,跟各个单位讨论了一下发展中的问题。今天,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我要谈的题目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着力解决的六个问题。
目前,我国共有2263所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其中有90所高校参加部属高校第二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教育部周济部长在部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言,这90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排头兵,XX大学名列其中。对我们来说,周济部长这个“排头兵”的定位和评价很鼓舞士气、很凝聚人心、很激励精神,因为它是国家部委领导对包括我们学校在内的90所高等学校工作的一种肯定和认可。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觉得确有必要先掂一掂自己的家底、找一找自己的问题、梳一梳自己的思路,看看我们的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能否与周济部长的这个评价相称,看看我们开展的工作和确定的办学规划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多大差距,进而找准和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发展质量,办人民满意的XX。
学校党委研究制定的《XX大学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破解。下面,我们把这六个方面的问题再摆一摆、议一议,共同梳理一下。
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XX的目标,解决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规划方面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学校的定位,具体涉及总体目标、办学类型、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等五个子定位问题。学校如何科学定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对此,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思考1特色鲜明:即找准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特色优势,把特色做精做深,把优势做大做强。近60年来,学校始终围绕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并且在同类学校和学科专业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如立足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服务的生物工程与技术研究,立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海外民族文献研究出版,立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少数民族史、民族学宗教学研究,立足国家迫切需求的民族语言信息技术研究等。这些特色如何做得更好?哪些学科、那些研究还能提炼成我们的特色?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着力解决,相关思路在学校的“十二五”规划要具体体现。
思考2多学科协调发展:目前,我校共有54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以学校现有师资的整体力量来衡量,这个数字可谓不小,关键要在专业建设的质量提升上下功夫,要在多学科协调发展上下功夫,把弱项做强、强项做精,以点促面,整体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同时,发挥出精品专业的品牌效益。如何协调发展?重点要考虑多学科相互依存、互相支撑、交叉学科优势、资源共享的问题,如:设备共享问题、课题申报与研究、学位点申请与建设等。适当时候,学校还要与兰州军区商谈为国家培养国防生的事宜。
思考3办学目标:高水平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教学研究性大学是XX大学的办学目标。围绕这个办学目标,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今后还有更多艰巨繁重的任务需要大家完成,但要遵循两个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学科做大做强的原则。这是因为,支撑创建高水平XX的现代大学制度及其治理结构还没有完全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学校的学科建设还处在“广大平原上有几座高峰”的状态,重点学科培育、新兴学科生长的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距离建成“五大基地”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还有相当繁重的工作要做,教育教学的体制改革仍然滞后或者说没有找到最佳的突破口。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原有机制体制已不能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必须改革创新。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的制度尚未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创新需要与时俱进。新的科技发展潮流和国家科技战略,对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高质量、高水平的成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原来适合总量驱动、整体推进的制度和政策体系难以适应内涵发展的新要求。
思考4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助人成功”是XX大学的办学理念。在高校,“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理念包含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所以我们每做一件事一要想跟学生的关系,二要想与老师的关系,切实做到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尤其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如何使这个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并落实在工作上?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并加以实践。
思考5办学规划:学校“十一五”规划实施已逾4年。截至目前,学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是,本科专业:有十五末(05年)的47个,增至现在的54个,本科专业“十一五”的目标值是60个;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达到10—15门,就学校目前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来看,实现目标值没有问题。在此基础上,力争国家级精品课程达到1—2门,今年开始着手申报工作;研究生数:十五末(05年)436人,现在799人:本科生数,十五末(05年)11124人,现在16700人。另外,榆中校区的建成使用使学校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学校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各类用房面积达277493平方米,其中:城关校区行政用房3580平方米、教学用房73056平方米,榆中校区行政用房22663平方米、教学用房178194平方米。离学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时间下限还有一年时间,限于各种因素影响,任务目标不一定都能实现,但要时常审视,把规划再重新梳理一下,看看有没有需要修订和完善的地方,看看有没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地方,形成共识、达成一致,为学校和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准备思路、积累方法、总结经验。
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二:围绕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新要求,解决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更好地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质量工程”是国家教育部继“211”、“985”等工程后,实施的一项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该项目一共设计了六大方面的内容,即:专业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本科教学评估、对口支援。具体到我们学校,涉及前三个方面的问题和需要着力破解的任务还相当繁重、艰巨,我们要举全校之力来谋划、来建设,使“质量工程”取得实效。如何做到这一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1、实施质量工程应遵循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专业不同,遵循的教育规律、占有的教育资源、学生的培养方向和毕业后承担的社会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对不同专业要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分类指导,遵循教育规律。结合我校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情况,重点统筹弱势专业和优势专业的关系,扶弱变强、促优变精,准确处理特色专业和普通专业的关系,鼓励特色,把特色办成精品,并不断夯实普通专业的发展基础,且力求有所突破。“质量工程”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3000个特色专业,并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等进行改革。我们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同样存在改革的问题,下一步,要修订和完善学校学科专业规划和培养方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实践环节,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2、明确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希望,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高等教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到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高等教育在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了解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质量工程包括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等六大内容。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学校紧紧围绕这六个内容,创新教育理念、规范教学环节、把质量工程的每一个项目都作为学校的项目来筹划、来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实践教学方面,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就指出过我校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问题,学校也据此提出了整改措施,关键要落实。当然,还有课程和教材建设,也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学校在鼓励本校教师编写教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后还要加强,另外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建设、万种新建材建设方面力争有所突破。另外,对口支援是提升本科教学水平、扩大学校影响的重要窗口,是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稳定专业思想、提高业务技能的重要渠道,也忽视不得,但需要多种部因素的有效衔接才行。
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三:围绕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解决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做两点思考:
一是培养和引进有机结合,关键是处理好培养和引进的关系问题,防止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导致“招来女婿气走儿子”或“儿子满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问题发生。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集聚人才的制度建设,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干事创业、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把广大教师的内在积极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起来,在立足培养和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努力造就一大批学术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
二是引进人才的政策制定,当前,怎样去吸引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大使级人才和领军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已有引进人才的政策制度,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形势在变,其中的有些内容是否适合现有实际,需要大家思考,如基于“两唯”(唯学历、唯职称)的引进人才政策是否合适?去年底,学校修改了与引进人才签署合同的相关内容,把人才引进费与引进后的成果贡献直接挂钩,使学校的引进费用得其所,同时,也调动了引进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现在,是否应该考虑按人才引进前若干年的成果区分引进待遇了?
希望各学院和相关处室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进一步落实和完善《XX大学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更加执着的努力,认真思考、科学谋划,把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有机结合起来,为高层次人才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适应构建科技创新体系(an innovation system)需要,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增强活力,建设一批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团结协作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着力解决的问题之四:围绕和谐校园建设大局,着力解决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在中国,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具体到民族高等院校,和谐稳定关乎合格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问题、关乎国家边疆安定、民族团结的大局,其中的意义更显重要、紧迫。怎样围绕和谐校园建设大局,着力解决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问题,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切实搞好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懂得中国是各民族人民共有的家园,国家是各民族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者,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学会应用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辨析和处理民族问题、宗教问题。
校园文化活动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载体。各级学生管理部门、团学组织、学生社团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多民族文化资源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加强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使各民族学生相互认同,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倡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人文精神,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严格有关民族宗教问题的报告论坛、讲座的审核,严格对外合作交流的审批,严格学生社团对外活动的管理,要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措施,建立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
学校要制定并实施《XX大学和谐校园建设规划》,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结合民族院校学生实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凝聚各民族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贯彻“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要结合当前形势,做好毕业生就业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全力做好敏感时段和节点期间维护学校稳定的工作。
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五:围绕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解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世纪之交的十几年,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身处其中,XX大学也乘势而进,呈现出蓬勃强劲的发展势头,学校的办学条件、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声誉得到上级部门、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好评,办学的品牌效益开始显现。究其原因,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得益于全校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得益于学校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实现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教学研究性大学”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机制体制方面的障碍。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如果不能有效破除这些障碍,科学发展观就难以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其指导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建立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就必须着力破解这些体制和机制障碍,要按照“废、改、立”分类,对现有规章制度和办法进行系统清理,完善行政、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办法,切实解决学校管理和后勤如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的机制问题;推进制度创新,探索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的有效途径,明晰权力和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制度;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化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加大党员领导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健全和完善干部、教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实施量化科学管理;建立更加有利于产学研结合、校地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明确两校区定位,建立更加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着力解决的问题之六:围绕学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解决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以及加强和改进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问题。着重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领导班子驾奴全局的能力和进一步理顺行政权力、学术权利和民主监督权利之间的关系。学校要围绕党建工作大格局,坚持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思想和组织保障。这里,首先强调一下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十多年来高校改革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是民主集中制在高校的集中体现,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保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抓大事、管干部,行政班子在党委集体领导下,做好教学、科研和其它行政管理工作。这不仅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也是调动学校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高校发展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只要认真执行好这一根本制度,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推动事业不断前进。
其次,要进一步理顺行政权力、学术权利和民主监督权利之间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工会和教代会在学校办学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注重发挥学术机构、学者在事关学校学术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要通过加强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要深入思考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问题,明确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方向、重点和思路,积极谋划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手段。
最后,还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其实,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呈现的状态和高等学校面临的问题而言,以上所列问题带有普遍性、具有共性,具体到每个高等学校,或大或小、或此或彼,只是表现的程度和形式不同罢了。再细化,具体到我们每个学院、各个单位,需要查找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也同样存在,有的还相当突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适合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新思路新途径,二要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创新机制体制,深化改革,建立保障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