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四下《设计标志》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为班级设计标志,对于这一课,自选图形的学习只能是一种手段或者是一种媒介而已,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在这课中,他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多少发展,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多少提高,他的各方面的信息素养是否有所培养。因此,在笔者的教学设计中,处处体现了这一思想,也就是注重学生在掌握一般操作技能前提下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把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角度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
于是课前,看似随心所欲画上的几个简单图形,让学生想象回答,其实已经让学生进入了设计标志的状态里了。的确,它一方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活跃了课前的气氛,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打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为上课时的设计朝简单自选图形方向靠拢埋下了伏笔,一举两得。
设计的任务也是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始,设计标志之前安排了欣赏生活中的常见标志,是为了弥补学生在没有学过前两节课的情况下而设计的。学生在认识标志的过程中,不但要了解标志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的组成、意义。因此,笔者让学生看到的标志都有一定的用意。如“少先队的标志”,不但它的图形有意义,它的颜色也代表着意义;再比如“李宁”标志,笔者特地讲了“能不能把这个‘李宁'标志放在你的衣服上”,从中渗透了标志还有版权保护的思想。
紧接着,让学生说说你能用这些自选图形设计什么样的标志,需要用到哪些图形?它们代表了什么?此环节比较关键,关系到这节课的成功与否。事实证明,只有通过这个环节,才能保证这堂课的顺利进行。从学生的回答来看,都非常有想法,并且说出了要用到的图形。由于时间有限,只说了几个同学的想法,应该可以再多让几个学生发言,想法交流得多了,学生的思维自然更加开阔了,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在安排学习自选图形技能操作模块里,笔者故意设置一个学生作品修改的环节,但用得不是很自然。笔者的本意不是让学生跟着老师逐个去模仿学会自选图形操作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帮助示范,从而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正如有一位听课教师提出,在这里笔者用了“这个设计对吗?”的话语是不恰当的,在设计中,不存在对与错,应该肯定学生的设计想法,要让学生自己说说需要改进之处,然后可以展开讨论,交流方法,从而达到技能的掌握,这才是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需要去观察、去解决问题。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所缺少的。
最后的成果展示是本课的升华与出彩之处。尽管有些学生还没有设计出一个像样的标志,但笔者认为,在本节课时里,我们并不能强求学生在不到半节课的时间里能做出好的作品来,只要他有想法,只要他有设计的思路,哪怕在课的结束时,他还只画了一个三角形,只要他能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想表达的意义,我认为这一课他已经完成任务了,我们可以在第二课时中去完善,去巩固练习更多的操作层面上的技巧。
拓展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空间,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首先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消泯学生的个性,千人一面,异口同声,是创造活动的大忌。应该鼓励学生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在欣赏评述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从笔者所展示的3位同学的作品和他们的表达来看,都是非常精彩的。我们不但要求学生能掌握某一技巧,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一媒介或手段,让学生在思维上、在情感上、在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和提高,这才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