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4-03-11 21:4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 公告: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一、设计思想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学设计观念上促使我更加注重了知识教学过程里,对体现引导学生“学”为主的重视,的确,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落实在学生头脑了里才是“硬道理”。针对本课,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就要激发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赏图、自主尝试、合作讨论等学习方法来达到学习目的。过程中注重安排适当的动手实践活动来发挥学生的尝试欲和探索欲,由此让学生增加切身体验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知识学习的热情。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1.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而不同的欣赏角度所获得的感受和认识是不同的;因此,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可以有更新的方式去解读作品的内涵。
2.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①感悟式鉴赏、②形式鉴赏、③社会学式鉴赏、④比较式鉴赏。需要指出的是,这四种鉴赏方式之间有相互渗透的关系,而不是彼此对立的。
三、学情分析
在新课程的教学原则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上好一节课,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准学生的“脉”,也就是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情。美术学习只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实。虽然我们重点中学的学生在文化主科方面基础是优良的,但是众所周知: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艺术科知识方面的学习和修养在基层学习阶段是短斤缺两的。进入高中后,虽按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讲:美术是一门必修课。可因没有学科的高考压力,实际操作起来,学生们往往在其它主干课业的繁忙之下,对美术学科知识很可能视之为可有可无,爱学不学。其后果,除了影响到国家素质教育的内容与精神在我校的全面贯彻和实施外,就学生个体而言,对其健康的审美情感和高品位的精神素质方面的培养也将大打折扣。因此,作为美术教师,能否把自己所教的学科经营成一门吸引和打动学生的知识殿堂,就一定要首先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寻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教学理念。
四、教学目标
1.知识领域: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
2.能力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喜欢美术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品位。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四种鉴赏方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从多种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把自己定位在学生探究知识的引导者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上。具体采用的方法是:
(1)情境教学法:恰当的情境创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感染、暗示、激励等作用,可以为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言传身教法:新课程虽提倡学生自主探究,但由于学生初修美术鉴赏,在专业知识与理论思辩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在关键性重点知识上的“点睛”性讲述与直观示范是相当重要的。
(3)多媒体教学法:本节课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引导教学,力求以生动、直观的过程,来调动学生轻松的学习情绪和促进探索欲。
七、教具与学具
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播放工具、基本的绘画纸笔。
学具:笔记本、作业纸、笔。
八、教学过程:(以多媒体PTT课件来引导全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多媒体出示引言:因为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才能看到真实的生活世界,才能欣赏到美妙的美术文化。我们应该怎样来运用自己的眼睛呢?(轻音乐背景)
2.导入并出示课题“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放映开场短片。
第二环节:展开课题,深入新课。
1.展示作品《蒙娜丽莎》
(1)提问学生:你们从这件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分小组讨论,请各组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代表上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进行归纳。)
(2)提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件作品之后想到了什么?
(分小组讨论,同学发言或者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看法,教师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并得出结论。)
(3)提问学生:我们的发现与教材上图表中所列内容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回答)
(4)简要补充介绍作者、文艺复兴特点
时代特点。
(5)教师引导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局部分析。
(师生互动分析探讨)
(6)教师小结:一幅作品所包含的知识信息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单一的,所以美术鉴赏需要通过认真地观察研究、深入分析、交流思考才能全面地认识。
2.导出重点知识:鉴赏美术作品的四种基本方式
一部美术史,也是人类不断探索、发现宇宙与自身奥秘的历史。美术世界博大而浩瀚。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观看、欣赏美术作品的方式可谓繁多,但基本上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
(1)感悟式鉴赏
(2)形式鉴赏
(3)社会学式鉴赏
(4)比较式鉴赏
3.深入探索重点知识
(1)感悟式鉴赏
①感悟式鉴赏-例1:波提切利的《春》
▲思考与交流:用分析《蒙娜丽莎》列表角度来分析波提切利的《春》(师生互动分析探讨)。
▲提问:提问:画中都刻画了些什么形象内容?依据作品名称《春》,你能从画中感悟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和精神情感吗?
(分小组讨论,请各组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代表上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进行归纳。)
▲简介作品,分析作品内容
▲补充:波提切利的《春》(1476~1478年)。这幅画里,构图上采用了平面的装饰手法,将众多的人物安排在了适当的位置上。画面上一共九人从左至右一横列排开,没有重叠、穿插,并且根据他们在画中的不同作用,安排了恰当的动作。作为主角的女神维纳斯所处位置比其他人稍后一点。画面像一幕正在上演的舞台剧,布景是一片带金色的暗褐的小树林。波提切利在这里表现的是罗马诗人奥凡提奥斯的长诗《行事历》中描写春天的情景。
▲补充小结:“人文主义”的美学精神表现在借古希腊、罗马题材,既肯定了包含“人文主义”精神古典文化,又借古喻今,肯定人、赞美人,更象征着“文艺复兴”思想春天的到来!
▲简要归纳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特点:
•美术家的思想从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逐渐解放。
•从古希腊、罗马艺术中吸取营养。
•勇于艺术科学的实践与探索。
②感悟式鉴赏-例2: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学生分析探讨,教师补充)。
③感悟式鉴赏-例3:现代齐白石的花鸟代表作品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学生分析探讨,教师补充)。
④小结:组织学生讨论并理解教材上感悟式鉴赏的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加以总结,并且进行补充。教师特别要指明,感悟式鉴赏必须要靠我们的感情投入才能更好地完成,面对作品我们可以任由思维驰骋。
(2)形式鉴赏
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上关于形式鉴赏的内容。着重强调,艺术家创作作品就是给观众欣赏的,对于作品的形式,不会画画或者没有掌握一定美术技能的人也可以欣赏。
①形式鉴赏-例1:国画和西画基本表现形式的差异
(短片示范:刘海)
②小练习,我来试一试:备好国画用纸笔,利用实物投影仪请学生上讲台参与尝试。
(通过自己动手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尝试欲和探索欲。)
③简要欣赏形式鉴赏例2——例6作品。
④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分三组仔细观察和思考教材作品,同学发言,填写出答案,教师对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并得出结论。
(3)社会学式鉴赏
①研究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并理解教材上关于社会学鉴赏的内容。
提问:社会学式鉴赏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仅靠观察是否能够完全了解?如果我们单靠观察作品不能理解它的社会学背景的话,应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补充。)
特别要指明:社会学鉴赏要靠我们的探究才能完成,我们不能仅凭想象来完成社会学鉴赏,而要依靠图书馆和一定的资料来完成。
②社会学式鉴赏例1:龙的艺术造型与历史
(学生分析探讨,教师补充)。
③思考与交流:中国古代冕服系列欣赏
④伦勃朗的《夜巡》欣赏分析
(学生分析探讨,教师补充)。
⑤教师小结社会学式鉴赏的知识要点。
(4)比较式鉴赏
①研究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并理解教材上关于比较式鉴赏的内容。
②比较式鉴赏例1:傅抱石《丽人行》与林风眠《宫女》艺术特点的比较分析。
▲教师提问:画面有哪些不同?这些内容仅靠观察是否能够完全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比较式鉴赏?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简要补充:画家傅抱石及其主要作品。
▲简要补充:画家林风眠及其主要作品。
③比较式鉴赏例2: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竹石》(中国画,纸本)分别与宋代画家文同、明代画家文徵明以及教师个人画竹题材作品的比较赏析。
(学生分析探讨,教师补充。)
▲ 简要补充:清代画家郑板桥的艺术精神。
④教师小结比较式鉴赏的知识要点。
第三环节:总结与评价
1.教师简要全面地重申本课的知识要点难点,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小组代表对本课学习发表评价和体会意见。
九、板书设计
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蒙娜丽莎》——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与教材所列内容有何不同?
作者简介:达芬奇
小结:作品需要研究交流才能全面地认识。
一、鉴赏美术作品的四种基本方式
(1)感悟式鉴赏
例1:《春》——“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特点
例2:《富春山居图》
例3:《蛙声十里出山泉》
④小结:感情投入,思维驰骋
(2)形式鉴赏
短片示范
活动:我来试一试
作品分析:例2——例6
(3)社会学式鉴赏
龙,中国古代冕服,《夜巡》
小结
(4)比较式鉴赏
《丽人行》与《宫女》,郑板桥的《竹石》
小结
二、课后活动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2.湘版普通高中《美术欣赏》教师用书
3.《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