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美术高中美术

浅谈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变化

发布者微信

    

浅谈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变化
美国艺术教育家马丁•杰史逊在其《创造性》中所说:“一谈到艺术教育,我们总谈到技巧,我们不要忘记通过艺术,还要学习人类的博爱、感情、知识、公道等等,这就是艺术教育,我们应当教学艺术。艺术是一中预兆的语言,它把人类的未来展示给我们。艺术把我们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艺术也是钥匙,它能打开一个浑沌世界以外的大门。”因此,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美术优秀作品,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纵观高中美术新课程基本理念,为新一轮美术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元素。比如,体现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新课程是令人鼓舞的。
[教材内容]
相比之前的美术课程,新课程总体而言有以下特点:
1、适应新课程,采用模块编写结构,体现选择性特征。
旧版《艺术欣赏美术》教材,分为上下两册,第一册为美术欣赏基础和绘画艺术,第二册为雕塑、建筑和工艺设计。以美术的四大门类分别编写。内容齐全、结构完整、注重知识、适当安排选修单元,适应旧的课程理念。
新课程强调选择性,新版《美术鉴赏》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下篇各为一个模块,每个模块18课时。教材的模块编写结构,给了学生充分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体现了选择性这一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2、体现新创意,注重学生认知发展,关注学生的学情。
心理学告诉我们,普通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基本成熟,情感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增强。在学习活动中,对感兴趣的知识会有一定的持续性,强迫性学习往往会产生抵触。
旧版《艺术欣赏美术》教材,在上、下册编写上都采用以史为线的编写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发挥自身素质和能力,对教材进行改编、整合或重组。
新版《美术鉴赏》教材在上、下篇的编写上注重不同的特色,上篇主要是美术鉴赏基础和以美术历程发展为主线的内容,与旧版教材有传承性;下篇围绕美术与自我、社会和美术与自然、环境精选内容展开。编写中重视宏观与微观的比较分析,知识要点展示明确、有较强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以丰富的图、表等资料和多种鉴赏方法介绍,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每课设置的“思考与交流”、“活动建议”,操作性强,单元设置的“相关链接”,学生可以自己展开学习。教材试图引导学生构建自身的美术鉴赏方式,离开老师,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强调综合性,专题精选教材内容,走进文化的层面。
旧版美术教材《艺术欣赏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最大的特点是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古今、中外、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民间艺术等等都分别编写。强调学科知识体系,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教材只是其中一种途径。
新版《美术鉴赏》教材继承了以往教材的优点,强调综合性,分别以专题精选教材内容,每课内容既有古今中外,又包含美术各个分类,从学科性走进了文化的层面。例如:“礼仪与教化”“心灵的慰藉”“托物寄情”“战争与和平”等等。每个专题为一课,每一课又大多涉及中国和外国相关主题的内容。例如:《礼仪与教化》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艺术,以及汉代和魏晋南北朝的美术,同时还介绍了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的古代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托物寄情》一课,从植物的人格化、动物的人格化、静物的人格化,介绍了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其中涉及的作品有中国花鸟、民间作品、近代版画,还涉及西方的油画。
4、图文表结合,试图提供鉴赏方法,转变教学的方式。
旧版美术教材《艺术欣赏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图文处理上,比较简单,图片的文字说明主要是作品名称、年代、作者等信息,对于作品的说明在教师教学参考书中涉及,教师可以看到,学生不能通过阅读来进行欣赏。
新版《美术鉴赏》教材图片、文字、表格相结合,图片安排注重主次、图与图的相互关系,图片的文字说明摆脱了只是作品名称、年代、作者等信息的传统,注重详略、处理得当,一些对于学习内容非常重要,学生又缺乏了解的作品,作了详细的注释。教材中还设计了一些表格,主要安排在对于一幅作品、一个流派的解读和鉴赏或两幅作品、两个流派的比较欣赏和分析时,提供了一种鉴赏方法的参考,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不仅符合学生自主阅读的心理特点,还突出了鉴赏作品的主次,在课堂教学中也非常适合开展各种活动,为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方式转变奠定了基础。
[教学体会]
1、新教材的教学给高中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教材注重选择性,而大多数美术教师在大学学习的基本是一个专业为主,如果学生选择的模块是教师的弱项,那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新教材注重综合性,对于上惯了以美术史为线索的教学内容的我们,需要探讨每一课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难度的把握,安排怎样的活动,学生如何探究等,这都是存在的问题。
2、新教材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偏多,需要教师抓住主题进行处理。
一节课的时间非常有限,而新教材中为了适合学生自学的需要,容量比较大。这就需要教师教学备课中进行合理灵活的处理。我的感受是要抓住每一课的副标题,它就是这一课的灵魂,给学生欣赏什么作品,介绍哪些画家,都应围绕这一灵魂(中心)。
3、注重教材内容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教材中的内容对于学生比较陌生,如果把地方美术资源引入到课堂,学生会更加亲切,学习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4、注重鉴赏与创作(练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美术作品的鉴赏需要有一定的实践为基础,比如动手画一画,或先来自己尝试分析一下作品,然后再一起进行鉴赏或讨论一些问题,会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鉴赏后进行创作,也会让学生对作品理解的更深。
5、强调评价的鼓励作用。
课堂教学是美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可以看出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程度,要起到评价的激励作用,我感到应该给课堂表现积极的同学加分鼓励,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学期的教学中,由于采用了加分的手段,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以前要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