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化学说课稿初中化学说课稿> 正文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说课稿 海水“晒盐”说课稿

本站微信

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说课

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中学化学教学正由“知识为本”向“观念为本”转变。即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具体知识的传授,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使用事实、发展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海水“晒盐”,了解食盐的工业生产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掌握饱和溶液和结晶两个重要概念,学习结晶和控制条件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微粒观和化学价值观的理解。
二、教材内容分析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我们鲁教版化学教材的编写特色。食盐是我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物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食盐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社会价值不言而喻,另外学生对海水“晒盐”的方法并不陌生,因此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海水“晒盐”切入,了解海水“晒盐”的具体过程并引领学生学习饱和溶液与结晶问题,实现从生活中走进化学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完有关饱和溶液和结晶的知识后,再回扣海水“晒盐”的过程,解决海水晒盐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并进一步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实现从化学走向社会。
三、学生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溶液的组成和溶解的过程,并且知道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食盐;同时学生对海水“晒盐”这一提取食盐的途径也不陌生,知道使用蒸发的方法得到食盐,但是对于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完整的过程以及“晒盐”的历史并不清楚,另外学生对于海水“晒盐”过程中涉及到的饱和溶液和结晶等重要概念也不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再以未知的问题进入饱和溶液和结晶的学习中。
四、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在充分分析教材以及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海水“晒盐”》的教学设计思路:基于学生对食盐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的感知,以海水“晒盐”为线索,重点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和微观机理两个方面理解两个重要的化学概念:饱和溶液和结晶,并通过课堂模拟海水晒盐,帮助学生掌握海水晒盐的基本过程,最后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比较古今工业制盐的方法,使之感受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和进步,丰富学生对微粒观和化学价值观的理解。
本节课采用“创设情境——问题引导——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通过一系列层次性、目标性、导向性强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究中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

食盐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饱和溶液、结晶
海水晒盐的原理
应用于社会生活中
 
生活
化学
社会
事实性知识
理论性知识
事实性知识

宏观

 
微观
海水晒盐的过程能否继续溶解某种物质
……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结晶变化过程的微观机理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
2.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3.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掌握蒸发结晶法。
2.在学习饱和溶液和结晶的过程中,了解改变和控制条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认识饱和溶液与结晶的过程中加深对微粒观的认识。
2.在古今制盐的对比中,体会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培养化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和结晶的概念。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和结晶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白毛女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线索物质——食盐;并介绍食盐对人类生命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配置一定量的模拟“海水”。
 
通过学生熟悉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食盐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导入新课。
学生大都知道我们生活中的食盐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引导学生根据海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配置模拟“海水”,作为学生探究的对象,并以之为线索,贯穿本节课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2饱和溶液的概念
【探究第一站】
【问题1】一定量的溶剂(水)里能否无限制地溶解某种固体溶质?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甲组同学继续往盛有模拟“海水”的小烧杯中,依次加入第二份、第三份和第四份食盐,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乙组同学往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B中依次加入三份KNO3,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大多数固体物质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并指导学生观看饱和溶液配置过程微观模拟。
实验中通过两种物质NaCl和KNO3来说明饱和溶液的配置,更具说服力。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完全溶解、部分溶解和不能再溶解的实验现象。并得出一定量的水里不能无限制地溶解食盐和KNO3的实验结论。
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得出根据溶液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把溶液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并得出饱和溶液的初步定义: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为下面完善定义做准备。
通过观看微观模拟,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加深学生对微粒观的理解。
 
【探究第二站】
【问题2】如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讨论后可能会想到通过加水或加热升温的方法完成转化。教师提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明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给烧杯A加水和烧杯B加热的探究实验,并总结结论。
 
【教师总结】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加溶剂,升温
 
 
 

并微观角度解释这一过程。
 
【演示实验】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发现溶液变为紫色。
在以上实验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饱和溶液的定义。
 
 
 
 
 
【问题3】如何使不饱和溶液能否转化为饱和溶液?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加溶质、降温以及减少溶剂的方法转化为饱和溶液。
本探究承接第一站探究的结果,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同时又为结晶概念的引出做铺垫。
经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加水后食盐逐渐溶解;加热升温后KNO3 固体逐渐溶解。据此总结出可以通过加水或加热升温的方法使烧杯底部的固体溶解。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加溶剂或升温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过程和现象。丰富和深化其微粒观。
第二站探究主要涉及了饱和溶液概念的几个限制条件,“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和“该溶质”。通过第二站探究,学生可以得出全面的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这一问题的设计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问题2,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并完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和思路,又为下一站探究奠定思路上的基础。
结晶的概念
【探究第三站】
【问题4】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学生从减少溶剂的角度思考实验方案。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如下探究实验:
 
 
取烧杯中的模拟“海水”少许,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电热吹风机向溶液吹热风,观察现象。
教师展示氯化钠晶体的实物图及其微观结构图。
教师据此给出结晶的定义: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里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微观模拟结晶过程。
展示其他晶体的实物图片。
【思考】结晶除了蒸发结晶还有没有别的结晶方法?
学生结合前面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得出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在第一站探究中,学生亲自探究了食盐在模拟“海水”的溶解情况,很容易得出海水是食盐的不饱和溶液。结合问题3的结论,学生很容易锁定实验方案设计的角度。
学生通过亲自模拟海水“晒盐”,并了解了现代海水“晒盐”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海水“晒盐”的原理,而且加深了对结晶概念的认识。
教师展示氯化钠
海水晒盐的原理,
【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现代海水晒盐的过程,并解释其中的原理。
学生很容易的总结出海水——蒸发池——结晶池——晶体的产生是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晶体。
【展示】了解古代制盐的方法,解读《天工开物》中“凿井图”。
【小结海水晒盐的原理】蒸发结晶
 
通过了解古代制盐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古今制盐过程及方法的对比中体会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
 
(提示升温降温的方法只适用于大多数固体,少数固体如氢氧化钙,下节课学习)
【过渡】我们知道了现代盐场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如果你作为一个决策者,你将把盐场设计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
(四)学生自行决策盐场的地理位置。
 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过了一把自己当决策者的“瘾”,进一步巩固了海水“晒盐”的原理和方法,而且与地理等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考考你,看你现在能否解释这些现象?
(五)应用于社会生活,解释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从化学走向社会,让学生不仅仅是简单的掌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于社会生活。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并养成化学价值观,增强化学的学习兴趣。
(七)师生共同畅谈收获与感想。
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养成及时回顾、总结所学知识以及情感收获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特色
(1) 教材本身是通过海水晒盐的过程,引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蒸发结晶,我觉得学生可能不好理解这些内容,我把次序颠倒了,觉得更利于学生的理解.
 
2)就是坚持了“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围绕观念来设计和组织教学。
3)就是重视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学习。
4)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关阅读推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说课稿 海水“晒盐”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